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金阁寺
美到极致,即是毁灭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一切,从美开始
- 金阁寺,提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它位于日本京都,是一座木制的三层阁楼,因二三层楼的外墙被贴满了炫目的金箔而闻名。金阁寺依山傍水而建,阳光倾洒而下时,水面和金阁寺本身同时发散出耀眼的光芒,仿佛突入人世的神佛,辉煌而庄严。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金阁寺,其实是修复后的。早在1950年,这样一座堪称精美绝伦的建筑被付之一炬。纵火者是当时寺内的一个学僧,因为过于嫉妒金阁寺的美丽而心生恨意,最终决心让这座美得让人自惭形秽的建筑,彻底从世间消失。
纵火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在日本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世人所熟知的大作家三岛由纪夫正是受此事所激发,写下了极具三岛风格的小说《金阁寺》。
很多人将这部小说视为三岛由纪夫一生执拗的自传和告白,而小说里那个对金阁寺的美求而不得的小和尚沟口,就是这一时期被三岛由纪夫借来当假面的传声筒。
因为和沟口一样,三岛由纪夫也有其求而不得的美。
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一个逐渐落败的贵族家庭,性格要强的外祖母因为对丈夫和儿子过于失望,而把家族振兴的厚望全部寄托在孙子身上。为了保证三岛能够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她从小就将三岛严格看管在自己身边,不可以出门和同龄的孩子交流,也不能拥有正常男孩的娱乐活动,陪伴三岛的只有一些祖母找来的女眷和侍女。经年累月,年少的三岛由纪夫不仅身体变得羸弱不堪,就连精神方面也极端的敏感和脆弱。
接触社会之后,三岛由纪夫开始和祖母强加给他的命运作斗争。他先是积极报名加入日本军队,但却因为身体原因被数次拒绝,日本战败之后,三岛一度因为自己无法为国捐躯而失落低沉。参军的失败,让三岛痛下决心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开始沉迷于各项健身运动,在数年内将自己瘦弱的身体改造成了健美体型,还拍摄了大量照片向世人展示自己健硕的肌肉线条。那段时间里,在三岛由纪夫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无一不显露出其对于雄性身体线条的爱慕。
但是身体状况的改善,并没有从本质上消除三岛由纪夫对于自身能力的怀疑和不满,反而使他愈发脆弱,愈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可以拥有真正的雄性力量,于是他开始采用更加激进的方式同生命展开对抗。
他组建了右翼组织“盾会”,声称要保存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保卫天皇。可无论是这个组织本身,还是他本人的诉求,在二战失败的日本都是行不通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三岛由纪夫对自己生命的意义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最终决定以剖腹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得不到,即毁灭,所有的这一切,都和那个烧掉金阁寺的小和尚不谋而合。因此这本书可以看做一个小和尚对金阁美的失败追求,也可以视为三岛由纪夫其本人对于雄性美的病态渴望。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通过毁灭的方式,才能追求美?这是三岛由纪夫想在《金阁寺》这部小说中阐释的问题,也是今天我们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请跟随我的声音,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
-
2.美是得不到伸张的救赎
-
3.美是矫饰后的丑陋
-
4.美是善与恶的临界
-
5.美是毁灭与终结
-
6.一切,以美结束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1.14-1970.11.25),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演员。代表作有《金阁寺》《鹿鸣馆》《丰饶之海》等。他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一字,大学中文系讲师,香港浸会大学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一味只想着美,人就不知不觉会碰到这个世界上最黑暗的思想。”
小和尚沟口是个外貌丑陋且有身体残疾的少年,在长期压抑的自卑里,他对金阁寺的美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渴望。为了得到这种美,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将金阁寺据为己有,在种种尝试都失败后,他终于明白,美并不等于金阁寺,而自己即便得到了金阁寺,也永远与美无关,绝望之下,最终将金阁寺付之一炬,成全了自己对美最后的奢求。
三岛由纪夫在此书中向读者深刻的阐述了“何为美”,以及“如何追求美”这两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以富有哲思和美感的语言总结了自己对“美”的思考。本书一经问世便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好评。奥野健男称:“这是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平,三岛美学的集大成。”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一旦为语言所困,就会忘记行动。
一味只想着美,人就不知不觉会碰到这个世界上最黑暗的思想。
未知的人生是难以忍受的。
美可以寄身于任何人,但又不属于任何人。
我们突然变得残虐起来,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坐在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呆呆望着树荫下漏泄的阳光相嬉戏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