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英国国民级心理学入门读物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柳林风声》后续,蛤蟆先生抑郁了
- 还记得咱们路上读书app上播讲的《柳林风声》吗?那是一则经典童话故事,主角是一只蛤蟆,他是一个富二代,住在爷爷留下的庄园里。那只蛤蟆迷恋汽车这种新鲜事物,时不时就要外出兜风。朋友们实在忍无可忍,数落蛤蟆喜欢炫耀、乱花钱、整天游手好闲,于是,就罚蛤蟆禁闭在家,让他好好反省。
可是蛤蟆却逃了出来,还在酒吧旁边偷走了一辆新车,过了把兜风的瘾。任性的蛤蟆后来被警察抓起来,判了二十年的监禁。再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蛤蟆越狱成功,千辛万苦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的庄园被一群黄鼠狼占有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成功夺回了自己的庄园。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咱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却从这里重新开始了,说的是蛤蟆去看心理医生,只是呀,这本书和《柳林风声》不一样,它不是一本童话故事,而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具体是什么呢?一起来听听吧。
且说自打从黄鼠狼手里夺回蛤蟆庄园后,几个小伙伴们又自顾自地忙起了自己的事情。有一天,鼹鼠突然想起,蛤蟆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大家的眼前了。哎呀,想想蛤蟆热衷打扮的骚包样子,夸张又风趣的说话风格,真是让人怀念呢。于是,鼹鼠来到蛤蟆庄园,想看看老朋友蛤蟆最近过得怎么样。
谁知,到了庄园以后,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吓了一跳。庄园四周一片破败,草坪上满是落叶,玫瑰花坛杂草丛生,房子外墙上面的白漆,也一块块地剥落了。
鼹鼠心里直打突突,赶紧按下了门铃,可一连按了两次,都没人来开。怎么回事呢?鼹鼠趴在窗户上往里面一瞧,椅子上的一堆脏衣服动了一下,再定睛一看,蛤蟆正在衣服堆里睡觉呢。
鼹鼠用力地把门拉开,进了房子,只见蛤蟆半睁着眼,神色悲伤,体形消瘦,毛衣上沾满了食物的碎屑和油渍,那条时髦的灯笼裤,现在就像两只松松垮垮的麻袋系在他腰上。这时,蛤蟆说话了:“你好,抱歉有点儿乱,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着,蛤蟆放声大哭了起来。
鼹鼠连忙联系老獾和河鼠,把情况告知了大家,几个好朋友怎么也想不通,以前那个活得潇洒自在,看起来无忧无虑的蛤蟆,怎么变成现在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呢?他们不停地开导蛤蟆,精心照顾蛤蟆,但蛤蟆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
小伙伴们什么招都用了,最后还是无济于事,最终,他们一致决定,让蛤蟆去接受心理咨询师苍鹭的治疗。
关于心理咨询,大家都听说过,可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没人知道。好像只有那些经历过很严重或者很可怕事情、留下了很深心理创伤的人,才会需要心理咨询。
蛤蟆对心理咨询,显然也没有什么概念。他坐在苍鹭的咨询室里,一动不动地看着苍鹭。
奇怪的是,进了咨询室后,苍鹭也只是简单地打了声招呼,坐下以后,也没有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蛤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沉默让蛤蟆觉得有些紧张和尴尬。他早就习惯了别人喋喋不休地和他说话,听一段长长的说教,原以为这次也会毫不例外,谁知却什么动静也没有。
蛤蟆实在忍不住了,哀怨地开口说:“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
苍鹭听他这么说,面无表情地反问:“关于什么呢?”
蛤蟆有点无语:这个咨询师怎么这样啊?朋友们让我来来,肯定已经把情况都和他说过啊,他怎么还在这里装模作样?
突然,苍鹭问蛤蟆:“你为什么到这里来?”
蛤蟆说:“是我朋友让我来的。”
苍鹭却毫不客气地表示,看来,你的朋友们才是真正的来访者。你听了朋友们的意见来我这里,目的是为了让朋友高兴,而不是主动要来做心理咨询,更没有要主动参与的意思,甚至连咨询费都是由老獾来掏钱。这样的心理咨询,不做也罢。
蛤蟆想不明白了:我来都来了,钱也会按时支付。你怎么还把我给劝退了?
苍鹭回答,“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不管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都要出于自愿,否则就没法实现真正的合作。”
听到“合作”这个词,蛤蟆豁然开朗。他原以为,心理咨询就像学生上课一样,光听别人讲就可以了。但其实,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平等的,自己必须要主动参与,为自己的咨询负起责任来,否则咨询就没法真正地进行下去。
至于怎么参与合作,蛤蟆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他心里已经有了一点期待和小兴奋:一直以来,蛤蟆都不会自己做决定,总是要先问问朋友们的看法。而现在,他终于要开始真正地负起责任了。也许,他能靠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摆脱现在的痛苦。
就这样,蛤蟆回家了,等待着一周以后的心理咨询。
-
2.心情糟透了,处在“儿童状态”的蛤蟆
-
3.探索蛤蟆的童年,勾起不愉快的回忆
-
4.老獾让蛤蟆退位让贤,蛤蟆生气了
-
5.蛤蟆找到正确的人生坐标
-
6.蛤蟆的经历,为我们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伯特·戴博德,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他的两本专业著作《咨询技巧》和《组织的心理分析》都是英国畅销的心理学类教科书。本书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芳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突然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对所有事情失去兴趣。在朋友们的建议他去做了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依赖关系。
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