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大败局.2
被“浪漫主义”玩坏了的广告狂龙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中药研究老本行,下海创业新赢家
- 上一回我跟各位讲了风云一时又轰然倒地的“巨人”史玉柱,今天我再带各位认识一条来自我们东北辽宁的“巨龙”,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保健品狂潮的飞龙集团。
飞龙?这企业相信99%的朋友都没听说过,但我要说“伟哥”,估计200%的朋友都知道。哎,您别笑,当年“伟哥”进入中国市场,人家飞龙还跳出来截胡,在国内抢注“伟哥”商标,闹得是沸沸扬扬。
当年,飞龙的创始人还公开说,他最惬意的时候,就是一口气吃下了18颗自己公司研发的“伟哥开泰胶囊”,大庭广众之下说这话,是吃错药脑子烧坏了,还是故意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人姓甚名谁呢?
此人名叫姜伟,不好意思,不是曾经的贵州首富、贵州百灵的董事长,那位也叫姜伟,但不是同一个人。说吃18颗伟哥的这位姜伟,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主人公,飞龙的创始人。
姜伟,1955年生人,下过乡,插过队,是文革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2年从辽宁省中医学院毕业以后,就一直从事中药研究工作,一路干到了辽宁中药研究所的药物研究室主任。1986年,在一片下海创业的大潮里,姜伟也是顺流而下,拉着家里人一起,用2万元创立了沈阳飞龙保健品有限公司。
飞龙最早的产品,是“飞燕减肥茶”。飞燕飞燕,掌上起舞那个赵飞燕。女人嘛,总希望身材能苗苗条条的,也愿意为了减肥而花钱。所以,飞燕减肥茶的销路可以说还挺不错。不过那,八九十年代,大家生活水平才刚刚上来,一日三餐有肉吃就很难得了,不像现在肥胖问题这么严重,减肥产品太超前了。所以,光靠这一种产品,飞龙可没法飞起来,最多只能叫“卧龙”。
而让飞龙真正腾飞的,要数它1991年开发出来的延生护宝液。刚才我说了,姜伟的老本行是搞中药研究,这个延生护宝液就是用到了大量的中药药材,什么雄蚕蛾、淫羊藿、红参、延胡索等等。一听就知道,全是补肾的。像雄蚕蛾,有大量的雄性激素,淫羊藿就更不用说了,羊吃了都能发情。加上红参这些,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壮阳药,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面都有记载。
有的朋友可能就问了:那按你这么说,这延生护宝液的配方也没什么神秘的,不就是把大家都知道的那几种滋阴壮阳的药给放到一起吗?怎么就能一举成功呢?
确实,配方是不稀奇,可飞龙想了个绝招,那就是广告轰炸。
-
2.广告轰炸开路,人海会战跟进
-
3.兴冲冲赴港上市,灰溜溜铩羽而归
-
4.战略短视渐显弊病,始作俑者作茧自缚
-
5.休克整顿乱阵脚,公开检讨惹祸端
-
6.“抢注伟哥”终落空,投机取巧定败局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吴晓波,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为新华社记者。著有:《都市背景》、《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我们为什么冷漠》和百余篇经济随笔。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沐里,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刚刚起步的中国市场经济就像一眼活水,到处是草莽的创业气息,遍地是黄金般的大好机遇。巨人、德隆、太阳神……一个个著名的企业一夜成功,成了无人不知的神话,却又猝不及防地灰飞烟灭,有的甚至没能在今天留下半点记忆。这便是企业家界最残酷的现实:胜利者上天堂,而失败者下地狱。
当年扛起中医药大旗的领头兵因何溃不成军?当年的“中国第一饮料品牌”怎么一朝陨落?当年野心勃勃的最大国产计算机公司,为何在保健品行业开启广告轰炸,最后祸及自身?股市庄家如何布下资本迷局,最终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而在家电业、汽车业、房地产业……那些最具想象力的黑马,又是怎么沦落到无人知晓、甚至被肢解蹂躏的境地?
《大败局》系列将带您走进一个个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故事,解读中国式企业的失败基因,也为失败者送上来自后世的理解和掌声。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一个本来并不太坏的棋局,让一位忧虑过度的浪漫棋手先是自堵棋眼,继而自乱棋招,竟走成一局万劫不复的死棋。
最优秀的人应去做商人,最优秀的商人应去做广告人。
本质的本质其实只在于,这些营销智慧全部是在一种缺乏道德认同和尊重市场秩序的前提下诞生的。
我眼前的学生们都成为僵笨的恐龙,顽强地坚持不改变自己的方式,倔强地等待着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