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流水的国君,铁打的田氏
-
上一回我们说到,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田氏发展成了齐国一等一的大族,田氏的掌门人田乞,手段高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个齐国政坛搅和的是一会儿一个政变,一会儿又一个政变。总之呢,就是齐国乱了,田氏肥了,连国君都是田乞推举的齐悼公。
但是呢,走到这一步,距离咱们说的田氏代齐的大结局,还隔着起码半个世纪的剧情,是滴,田氏的扩张还将继续,在功勋卓著的田乞之后,田氏的子孙们还得继续努力。那么今天这一回,咱们就继续说是田氏代齐这个“代”的过程。
故事就从这个新上任的齐悼公说起,先说他的结局:英年早婚,外加英年早逝,死因可疑。
怎么回事呢?又是说来话长了。上一回说过,在齐国政坛一片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之际,当时的齐悼公还叫公子阳生,经田乞一手安排,办好签证、拿上登机牌,逃到鲁国申请政治避难了。
通常来说,这种级别的政治难民,到了外国,生活待遇都不会太差,有的还格外受外国政要青睐。公子阳生也一样,鲁国权臣、“三桓”之一的季康子,对他颇为看重,大概也是一种政治投资,把自己的亲妹子嫁给了他,称作季姬。
后来公子阳生返回齐国,争夺国君之位,临行前,大概是想到此番回去是要干革命的,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买卖,阳生就把老婆季姬留在了娘家。或许呢,他是怕她受伤,或许呢,是觉得带个女人是个累赘,总之,就是留下老婆独守空门了。
嗯,听到这节奏,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你们,热血又要沸腾了——是的,你们喜欢的狗血桥段又要来了。
要说呢,季姬的运气是真不错。搁别的女子身上,老公出去一趟,就捞了个齐国国君,她可以妻凭夫贵,从政治难民的老婆,摇身一变成了大国领袖的夫人,这简直就是王者荣耀了嘛。嫁人如此,夫复何求?
然而,那是一般女子的追求,咱们的季姬女士,地位我不要,名誉我不要,我只要那火辣辣的婚外恋,最好还是禁忌之恋。老公走后没多久,她便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轨了。而且,出轨对象还是她的亲叔叔。
当然,季姬女士放飞自我的时候,她的老公是不知道的,只是苦了那个为她操碎了心的亲哥——季康子。妹妹跟叔叔搞一块,你让着当哥的脸往哪里搁?何况他还是鲁国的头面人物,在国际上也是算得上号的政要。当然,比起丢脸更难受的,是季康子怕丢命——如果妹夫齐悼公知道自己被绿了,那可不是像武大那样,赤手空拳过来捉奸,那可是要派兵兴师问罪的,那不是打人,是打仗。
要是打仗,鲁国哪里是超级大国齐国的对手呢,季康子愁死了。
可是,自己亲手嫁出去的妹子,跪着也要帮她把这坑给填了,你说是不是?季康子先把妹妹狠狠地训了一通,无非是“给我老实点!”“再惹事看我怎么收拾你!”接下来,他便开始了拖字诀,找各种理由拖,就不把妹妹给送到齐国。
季康子的想法是,让时间抹平一切,只要时间久了,丑闻成了旧闻,妹子成了齐悼公的旧爱,这事儿就肉烂在锅里,什么臭的烂的,也就没人再当回事嘛,鲁国的危机自然而然就解除了。
然而,世上的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季康子万万没料到他妹妹是个有独特人生追求的奇葩,更万万没料到他这个妹夫齐悼公,居然也是个恋旧的痴情种,对他这个毫无道德底线、不守婚姻法则的妹妹,那是一片痴心,还摆出一副“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而饮”的姿态——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去鲁国接老婆来齐国共享荣华富贵。
季康子哪里敢答应啊,今天找个理由说妹妹身子不舒服,明天就说不宜出行,后天又说要干啥的,反正东扯西拉就是不肯季姬给送过去。
就这样,被拒绝了好几次之后,齐悼公怒了:弄啥呢?这是存心扣押我老婆?一怒之下,齐悼公就命大臣鲍牧率军讨伐鲁国。这位鲍牧,上一回提过,就是他跟着田乞一起,稀里糊涂地拥立了齐悼公。
说回我们的故事。鲍牧率军轻松击败了鲁国,占了两座城池,接着,便派人告诉鲁国:立刻、马上把我们国君夫人给送来,否则,我就打到你们把她交出来。
面对赤裸裸的威胁,季康子这下也不敢再拖拉了,赶紧把妹妹这个瘟神给送走了,齐悼公对老婆那是真爱,签收了媳妇,当即就退还了鲁国的两座城池。
自从妹妹走后,季康子便吓的是日夜哆嗦,心里七上八下:纸是包不住火的,万一妹子在娘家的丑闻,随她一起吹到了齐国,以妹夫的脾气,到时候只怕不是拿下鲁国的两座城了,是整个鲁国都要被他揍得满地打滚。
但接下来的剧情,季康子连做梦都没想到:就在他哆哆嗦嗦的时候,齐悼公居然就死了。
齐悼公年纪轻轻的,怎么突然就死了呢?对于这件公案,史书上的记载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比如《春秋》就一句话:“齐侯阳生卒。”就是他死了,具体怎么死的,不知道。
《左传》呢,勉强多了点信息,加了五个字“齐人弑悼公”,意思是齐国人杀了齐悼公。可这个“齐人”到底是谁呢?是某个齐国人,还是齐国的军民百姓呢?不知道。
司马迁的《史记》信息又多了一点,说是鲍牧同齐悼公结了梁子,趁着鲁国、吴国入侵齐国之际,杀死了齐悼公。可问题又来了,鲍牧明明是拥戴齐悼公的人,他怎么反咬一口弑君呢?难道是他觉得自己拥戴有功,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所以一怒之下干掉齐悼公?
然而这个说法也不太靠谱。因为《左传》里偏偏又记载说,鲍牧早就被齐悼公给杀了。
再来看另一本史书《晏子春秋》,这本书说田乞杀了齐悼公。可这种说法也有问题,因为根据史书记载,在齐悼公死的这一年,田乞也死了,而且是在齐悼公前面死的,那还怎么下手嘛。
所以,齐悼公到底是为什么死的,怎么死的,在哪儿死的,被谁弄死的,至今也没搞清楚。还是那句话,历史学家都搞不清的,咱就不要深究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齐悼公死了,田氏是最大受益人。为什么呢?你想,拥戴齐悼公之后,田氏虽然进入了齐国的核心圈子,但一来还有鲍牧这样老贵族存在,二来,齐悼公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田氏想大展拳脚,显然是伸不开胳膊腿儿的。
但要是这两人都挂了呢?那还有谁能阻挡田氏前进的步伐嘛。
-
- 2.大智慧还是小聪明
- 3.对不起,我是田家人
- 4.丧心病狂的人海战术
- 5.鸠占鹊巢终成真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春秋行至尾声,大事件频频上演。晋国内战,流血千里,显赫一时的世家惨遭团灭,直至雄霸春秋数百年的晋国也不复存在,史称“三家分晋”;山东海滨,一个小国的流亡公子,竟然步步壮大,最终颠覆了曾经的天下霸主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昔日的雄霸之国,缘何盛极而亡?《春秋·左传》第五季为您带来春秋最后的篇章,是这个礼崩乐坏时代最血与火的高潮,亦是战国风云到来前夜的激流奔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