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本书有什么看点?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分和热情
-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做什么最有天分?是不是有的人会觉得自己特别擅长运动,或者天生有艺术细胞,还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数学很好,或者非常有语言天赋。但可能也有人头皮都要抓破了,也想不到自己到底有什么擅长的东西,很可能以前还在学校被老师骂过“你真笨”。可是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都有特别热爱的东西,只是你还没有机会去发现。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发掘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爱好呢?那就要听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发现另一个自己》了,通过多多创造机会,让自己去探索未知,说不定就能发现你这一辈子最大的爱好,或者开发出你从没想过的隐藏技能。
听完这本书,你至少会明白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呢?为什么说你在学校里考的最差的科目,很可能恰恰就是你最擅长的领域呢?还有,为什么说有钱又能享受也并不能代表幸福呢?
-
-
2.珍惜独一无二的自己
-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独一无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彼此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我们的独特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还有独一无二的身体,经历着各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首先,你体内细胞里的那套基因组独一无二。在人类的漫漫进化史中,曾经有过成百上千亿种不同的基因排列组合,然而没有一个跟你一样,也就是说你这个个体前所未有。这不仅意味着你的长相身高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就连你的大脑也是这世上仅有,塑造着你特别的性格和心理。
可能有人会说了,那同卵双胞胎是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两个人长得都一模一样,难道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吗?当然是,因为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就算是看上去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双胞胎之间,也有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差异。
另一个让你独一无二的因素是你的成长环境。你出生的那个时刻只有一次,不会再重来,你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也都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在你的身边。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你跟邻居、家人和同学的关系和经历,也都是唯一的。成长环境就像是一把刻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雕刻出独特的花纹。就算是让另一个人经历同样的环境,也不会成为另一个你。
所以,珍惜你的独特性吧!因为你的经历绝无仅有、你的基因举世无双。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你都是史无前例,无法再复制。甚至可以这么说,你带着一套专属基因,走进了一个专属于你的世界,创造了只属于你的经历。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你和你的生活呢?
-
-
3.计划赶不上变化,要学会抓住机遇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人生就像是被计划好的程序,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每个人都18岁高中毕业考大学,毕业后找个工作成家立业。这一句话似乎就概括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有些人适合这样的生活,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样循规蹈矩的人生可能却在无形中限制了我们,让我们错失很多机会。
但现实就是如此,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计划人生,十几岁就要想好以后大学想念什么专业,这个专业以后好不好找工作,有没有发展前途。比如以后相当画家的,就从小要学画画;想走音乐这条路的,就每天苦苦练琴;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分文理科班,也都是为了定好以后读大学的方向。
可是,这么年纪轻轻就把未来都规划好了,也就没给意外的机遇留下空间,但生活却偏偏就充满着意外。计划赶不上变化,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甚至是下一秒可能就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就为你开启全新的生活。规划地太远、太周全,多半是因为害怕未知,与其这样,倒不如好好利用它,可能就会出现让人惊喜的机遇。
所以说,不管你怎么做计划,也无法预测或者掌控未来。只要接受了这一点,你就迈出了发现机遇的第一步。这本书的作者肯·罗宾森的个人经历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他小时候对舞台导演很有兴趣,后来又喜欢上了戏剧教学与教育改革,而直到中年,他才开始写作和演讲生涯。罗宾森刚成年那会儿,从来没想过自己将来会去国外发展,更没想过自己会出名。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就在于勇敢抓住未知中的机遇,大胆面对机遇中的未知。
总之,未知并不可怕,因为一切都是未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其中最好的机会。
-
-
4.给自己一个机会,发现意想不到的隐藏技能
-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句话可不只说的是天才,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各有所长,这也是我们独特性的另一种体现。
很多天分与生俱来,而我们成长的环境和文化可能隐藏了我们这些天分。比如说,假如你从来没到过海上,可能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航海的天分。
同样道理,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你可能也发现不了自己的天分。举个例子,在委内瑞拉有一个特殊的“音乐救助体系”,专门给生活在暴力事件频发、政治纷争不断地区的孩子们教古典音乐。这些成长环境十分糟糕的孩子们,经过学习,很多都开始追求自己的音乐生涯。假如没有这所学校给他们提供教学资源,他们可能永远实现不了自己的音乐之梦。
另外,我们所处的文化有时候也会成为发掘天分的绊脚石。社会价值观会根据人们的性别、种族、宗教、性取向等等,决定什么是“可以接受”,什么又“不能接受”。在职业或者爱好方面,人们可能就会觉得女人不适合当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而男人就不适合下厨或者学跳舞。假如不巧你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里,作为一个女孩子,可能从小就没什么几乎去接触工程,更别提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天分了,除非你偏要跟文化准则对着干。
也就是说,发现自己的天分要靠机遇,那就想办法给自己创造尽量多的机会吧。让自己离开舒适区,可以去报一些自己感兴趣却从来没上过的课程,还可以去结交新朋友,甚至去旅行!如果不让自己接触新的环境,可能永远发现不了藏在身体里的小宇宙,只有勇于尝试,才能开发出自己的隐藏技能。
-
-
5.别让考试低分数打击你的积极性
-
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人聪不聪明呢?很多人可能都会说,去做个IQ测试啊,或者看看他在学校的成绩怎么样。从小时候开始,我们的能力似乎就跟考试分数牢牢挂上了钩。然而,这些统一的考试顶多能说明一个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事实上,学生的聪明才智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但都被大多数学校忽略掉了。
也就是说,就算你在其他方面很出众,体制教育可能也会视而不见,白白埋没了你的才能。举个例子,大多数学校都是在传授知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重视。你可能有成为一名机械师的潜能,但是学校可能认为当个修理工有什么前途,于是就会让你去学习法律或者医学这些更“专业”的东西。但是他们不了解的是,机械师其实也很聪明,只是不同意义上的聪明罢了。
学校不仅对“高智商”的定义狭隘,还只会照顾到几种类型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学校都是用课本教书,但是有些人却更适合用抽象的方式学习,比如视觉想象。就拿大作曲家汉斯·季默来说,由他配乐的知名电影屡屡获奖。而他以前在学校的表现却十分糟糕,对于他来说,只有通过视觉联想才能学好音乐,也就是把音乐想象成重复的片段,可是从来就没有老师用这种方法教过他。
体制教育的“罪过”还不止这些。有句话说得好,“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们的整个学习生涯都在考试的陪伴中度过,而试卷上只要答错的题,就会被扣分。这就像是一种惩罚,而又有谁天生喜欢被惩罚呢?于是,对于那些学得不好的科目,大多数的学生就会选择逃避,结果就越考越差。随着人不断成长,我们已经习惯了避免各种错误,也就不会去尝试,结果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创造力。
总之,不要因为学校里哪门课的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适合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问一问自己,你到底是怎么知道自己学不好这门课呢?是不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呢?千万不要因为考试低分,就把一个自己可能很有天分的领域一棍子打死,那就太可惜了。
-
-
6.端正态度,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
-
刚才我们说过,社会、文化、教育这些环境因素有可能会限制我们发掘潜能。但是除了外部因素,我们自己的态度可能也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首先,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没信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竞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上,竞争无处不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甚至是脱颖而出,你不得不学会取舍。你可能有某方面的天分,但是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中没有多大胜算,于是就选择了放弃。举个例子,你可能吉他弹得很不错,但是你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没法达到吉他大师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水平,结果就宁愿不弹了。
另外,对于个人能力的发展,人们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是“固定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与生俱来,而后天的努力对提高能力没什么用。另一种态度是“成长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认为只要不断练习,自己的能力就能有所提高。
很可惜,整个社会似乎更倾向第一种态度。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强调智商的重要性,认为智商是天生的,一辈子都不会变。然而事实上呢?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所以说,如果想要开发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就要摒弃第一种思维,努力发展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所以说,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有时候给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让我们没法正确地看待自己。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呢?可以试一试性格测试,虽然说它们不可能完全描述你的性格,但可能会让你发现一些自己过去不了解的地方,让你重新认识自己,调整目标。有一个常用的测试叫MBTI职业性格测试,在网上就可以进行,大家不妨去试一试,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
-
-
7.发现你的爱好,它们是你身心健康的关键
-
热情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热爱的一些东西,比如有人喜欢旅游、有人爱好体育、还有人热爱工作。但你可能会说,我就是对什么都无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是不是说明我不正常啊?先别急着下定论,你可能只是还没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
那对一件事情充满热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往往通过直觉就能感受到,自己会投入其中,有一种忘我的感觉。人们经常会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经常会忘了时间。比如说,音乐家埋头排练或者创作,一转眼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都意识不到。所以,要想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就好好想一想哪些东西能带给你这样的感受。
可以想象,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会让人非常快乐,而心情一好,身体也会跟着更健康。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院就对积极情绪和健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积极的情绪能够减少压力、缓解慢性疼痛、减少成瘾性,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等等,简直是好处多多。
因此,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考虑,去发掘自己内心的热情吧。其实每个人都有热情,你需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热情释放出来。创造的机会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发现你热爱的东西,也就会变得更快乐更健康。
具体怎么做呢?你可以去探索全新的感官体验、去参与全新的社会活动、去研究你一直感兴趣却不熟悉的领域。比如说,可以给自己报个班,或者加入读书会和网络论坛,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交流。还可以尝试进行一项全新的运动,或者学习一门手工艺。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越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就越有可能找到自己还没发现的爱好。
-
-
8.抛开成见,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定义,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这个说法。可是,人们往往又会把幸福跟钱和及时享乐画上等号,觉得只有通过财富和享受才能获得幸福。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这种想法很不好,甚至有可能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
大家都说,钱赚得越多,人就越幸福。事实上,想要反驳这个观点实在太容易了,你看,富裕国家的抑郁症患者比例远远高于贫穷国家。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也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如果生活空虚,没有满足感,钱再多也没用。
我们刚才说过,热情会让一个人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让人觉得更幸福。但另一方面,我们对一样东西再热爱,也不一定能把它变成自己的工作。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要学会调整,腾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的兴趣爱好。假如你喜欢画水彩画,你当然不必辞职去当个画家,只需要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专门来画画,哪怕每周只有几小时,也会让你更快乐。
除了钱以外,还有的人觉得幸福就是及时享乐,也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他们会用赚来的钱去买买买、逛夜店或者度假,就是为了忘掉工作上的不顺心,而工作越不顺心,人们就越想去寻求这种短暂的慰藉,于是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肯定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对吧?跟这些短暂的快乐比起来,长久的满足感才更有意义,所以要学会把时间花在更长期的项目上去,比如说写一本小说,或者自己动手做个家具。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和阶段性的成功,而等到最后大功告成的那一刻,那种满足感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对于不少人来说,帮助他人也是幸福的源泉,要是还没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不妨试着做点贡献。可以当志愿者或者参加社区活动,这样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好处,也可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
-
9.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会帮你实现目标
-
虽然每个人的热情属于自己,但并不代表要一个人去追求,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如果你喜欢DIY电子产品,那可能就知道,只靠自己一个人是很难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的,而如果能集思广益,跟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可能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举个例子,一群电子DIY爱好者组建了“制造者联盟”,会定期发布杂志、举办团体会议。通过这些平台,爱好者们都能分享观点、提供建议,让所有人都得到好处。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跟一群想法一致的人合作的时候,你总能从其他人那里学到有用的东西。你不仅能接受新思想,还会学到新技能,而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分享给别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你还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有的时候,跟人合作并不是一种选择,而是非常有必要。因为有些目标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所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以为非要靠单打独斗实现目标,但其实这样想往往很不现实。就拿近几年席卷全欧洲的“新北欧烹饪运动”来说吧,一群斯堪的纳维亚厨师共同发起了这项运动,希望推广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的北欧传统美食。这些厨师在全欧洲组织了一些餐厅共同参加,还召集了一堆感兴趣的大厨一起努力,最终提高了北欧食品在全欧洲的知名度。很明显,假如只凭一位厨师或是一家餐厅,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
总之,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就要花时间挖掘自己的天分、热情和创造力,所有要尽量创造机会,去发现内心那个更快乐的自己。那我们平时有什么办法可以发现自己的隐藏天分呢?可以想想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你最不擅长的东西,说不定恰恰就是你的天分所在。因为学校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可能你当时并没有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再给它们一次机会,也许就会发现,自己原来非常厉害。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是不是特别羡慕那些兴趣广泛,才高八斗的人呢?为什么他们就能对某件事充满热情,精益求精呢?再看看自己,好像又没天分又没爱好,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
可是,世界上七十几亿人,只有一个你。不论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个人经历,你都是唯一。因此,你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天分,可能只是还没开发。《发现你的天赋》就带你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发现你的隐藏技能。
只要能抓住机遇、勇于尝试,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分和热情,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生活。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带着一套专属基因,走进了一个专属于你的世界,创造了只属于你的经历。
● 不管怎么做计划,也无法预测或者掌控未来。只要接受了这一点,你就迈出了发现机遇的第一步。
● 发现自己的天分要靠机遇,那就想办法给自己创造尽量多的机会吧,只有勇于尝试新环境,才能开发出自己的隐藏技能。
● 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会让人非常快乐,而心情一好,身体也会跟着更健康。积极的情绪能够减少压力、缓解慢性疼痛、减少成瘾性,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等等,简直是好处多多。
● 人们往往会把幸福跟钱和及时享乐画上等号,觉得只有通过财富和享受才能获得幸福。但其实,这种想法可能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