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知子莫若父:有谁比亲爹更了解自己儿子呢?
-
上一期节目我们讲了五个关于友情的成语,今天这一期的主题是亲情。说到血浓于水的亲情,你是不是马上想到,什么骨肉至亲、血肉相连、母慈子孝?没错,这些都是关于亲情的成语。但是呢,亲情并不总是温馨的,亲人之间也有反目成仇的可能,特别是从古至今的皇位之争,只有权力纠葛,不讲血亲浓情,比如《步步惊心》里的九子夺嫡,以及《庆余年》里父亲对儿子的算计。
说起父亲与儿子的感情,我们有个成语叫知子莫若父,就是儿子什么德性,父亲最清楚。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还是和管鲍CP有关。
《管子·大匡》记载,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公子诸儿、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僖公想栽培几个儿子成才,广发招聘启事,最后聘请了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说是辅佐呢,其实主要就是当两位公子的老师。
这份工作鲍叔牙是不太愿意干的,每天都请病假不上班。管仲和召忽问他为什么,鲍叔牙郁闷地说:“先人讲过,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国君肯定是觉得我业务能力不行,才让我辅佐小白,小白是没希望继承王位的,这活我不想干。”
其实鲍叔牙的想法没毛病,公子诸儿是长子,默认的第一接班人,公子纠是齐僖公最喜欢的儿子,很有逆袭的可能。公子小白呢,在齐僖公那里就是零存在感,爹不疼,娘也没有,又是幺儿子,王位根本轮不到他。
但是管仲不这么看,他觉得谁能继承王位还说不准。“齐国百姓都很厌恶公子纠的母亲,以致于厌恶公子纠本人,而他们都同情小白没有母亲。公子诸儿虽然是长子,但是人品不好,前途怎么样还说不定呢!我看,将来有能力统治齐国的,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管仲接着说:“公子小白人品好,不耍小聪明,虽然性格有点急,但是遇事考虑深远,我很看好他。公子纠虽然被国君喜爱,但很可能会一事无成,将来不是您鲍叔牙来安定国家,还能有谁呢?”鲍叔牙听了这话很高兴,就开心地给公子小白当老师去了。
齐僖公去世的时候,因为公子诸儿是长子,又立有战功,就继承了王位。但是他太喜欢二儿子了,命令诸儿以后必须传位给公子纠,诸儿也答应了,于是他继承王位,成了齐襄公。
这个齐襄公没什么政绩,昏庸无能,还搞出了一堆烂事,在位13年就被自己的侄子给杀了。于是,他的两位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就开始了夺位大赛。我们在讲管鲍之交的时候介绍过,在鲁国的公子纠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想抢这个王位,但谁先回到齐国,谁就能继承大统。于是,两兄弟来了场赛跑,都以最快的速度往齐国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公子小白当上了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好了,一不小心,又讲了一个庶子逆袭成王的故事。“知子莫若父”这个成语呢,意思是没有谁比亲爹更了解自己的儿子。
但其实吧,这个故事里,父亲对儿子,也不是很了解嘛。齐僖公喜欢公子纠,但活到最后成功登上王位的,是毫无存在感的小儿子公子小白,还实现了齐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霸业,齐僖公根本没想到,小白有这种洪荒之力。
-
- 2.舐犊情深:再不成器的儿子,也是老父亲的心头肉
- 3.煮豆燃萁:你我本是亲兄弟,怎能不顾手足之情?
- 4.同室操戈:两兄弟抢一个姑娘,结果大打出手
- 5.倚门倚闾:孩子,下班后早点回家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路读编辑部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学无纸尽,暨南大学管理学硕士,自媒体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成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成语的海洋波澜壮阔,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本系列旨在以成语为钥匙,开启历史的大门,为你呈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或惊心动魄、或生动有趣、或意味深长的故事;以故事为风帆,带领你在成语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