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善于观察的眼睛:《咏柳》
-
2020年的春天因为一场新冠疫情,咱们全国上下所有学校都推迟了开学,不管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放了一个长长的寒假。不用早起的日子,大家是不是跟咱们前面讲过的大诗人孟浩然一样,体验了一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美好?但是,停课不停学,懒觉咱不能天天睡,寒假作业要写啊,网课也得上啊,时间不能白白荒废,是吧?
我这里跟大家做个小调查:各位同学,你们觉得所有课程中哪一门最难对付?各位家长,你们认为什么作业最不好辅导?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估计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我先说说我自己吧,我上学那会儿,最头疼的是语文课,最怕的作业是写作文。有没有跟着点头、举手的?
怎么写好作文,这是一个让很多小朋友抓耳挠腮、也让很多家长着急上火的问题。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写作文的要点,简单来说,就是跟古往今来的大诗人、大才子们取经!
我们先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咏柳》,作者是唐朝大诗人贺知章。所谓咏柳,就是歌咏柳树。可能有人要好奇了,柳树到处都有,这有啥好稀罕的?写它?能写出什么花样?有个成语叫“熟视无睹”,意思是一个东西如果我们总是看到它,天天看到它,时间一久,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就跟没看到一样。一样的道理,我们都见过柳树,甚至可能天天看到柳树,但现在闭上眼睛,你能准确说出柳树的特征吗?你又能由柳树联想到什么,触动什么情绪呢?是不是答不上来?
所以,写作文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克服“熟视无睹”的心理惯性,学会观察我们身边的一事一物,让世间万物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记,这样下次提笔写作文的时候,就有素材可用了。可是,怎么观察事物才能将它们印在咱们脑海中呢?来,咱们先听听大诗人贺知章是怎么观察柳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题为“咏柳”,正文里却没有一个“柳”字,但整首诗读下来,你又不能不承认,它写的的确就是柳树。这就是诗人的功力!
贺知章是怎么做到的呢?老规矩,逐句解读。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是在写柳树给人的第一印象:通体青翠,就好像是碧玉妆点而成的一样。这里的“碧玉”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字面意思“碧绿的玉石”,形容春天的柳树碧绿鲜嫩的颜色;另一个是化用典故,前人有“碧玉小家女”的诗句,还从中化出了“小家碧玉”这个成语,专门指那些小户人家出身的美丽少女。贺知章用碧玉来形容柳树,意思也是说,柳树虽然常见,不是什么奇珍异卉,但也自有清新怡人的美感。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高高的柳树垂下无数枝条,就好像绿色的丝带一样,随风飘拂。“绿丝绦”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柔嫩的柳条看上去就跟绿丝带一样;第二层意思呢,要跟上一句联系起来,既然柳树像美丽的少女,那么,柳条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少女腰间随风摆动的丝带了。这么一想,柳树是不是立刻就生动起来,再也不能对它“熟视无睹”了呢?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写柳叶,诗人在“绿丝绦”的基础上进一步联想:这柳枝上细细的嫩叶,又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当然我们都知道,柳叶是自己长出来的,但诗人与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双更敏锐、更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想象奇特的一问,不仅是惊叹柳叶像人工剪裁过一般精致,而且,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最后一句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谁细细地剪裁出这么好看的柳叶啊,哦,原来是春姑娘用春风这把灵巧的剪刀裁出来的,给山川大地换上了新装,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这一问一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工巧和春天的美好,新颖而别致,充满了美感。
听到这儿,大家学会怎么观察事物了吗?贺知章老先生告诉我们,要先抓整体印象,拿春天的柳树来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青翠欲滴的颜色,这就是整体印象;然后抓局部特征,也就是柔嫩、随风摆荡的柳条;最后,再抓细节,那些精致精巧的柳叶。如果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开动脑筋,大胆联想,那么观察对象就一定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记。
好了,我们再附送一首写柳树的好诗,来自唐朝大诗人杜牧的《独柳》,大家细细品味下,这首和刚才那首有啥不同: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
- 2.借鉴是为了超越:《梅花》
- 3.写好比喻不容易:《望庐山瀑布》
- 4.千锤百炼出金句:《登鹳雀楼》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魏明子,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蘅塘退士肯定想不到自己这两句广告语,竟然成了三百年里儿童少年古诗启蒙的唯一指南。不过,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念念有词真的是古诗的唯一读法吗?熟读会背,就自然而然地懂得欣赏甚至能提笔创作了吗?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古诗,为什么不能拥有更加友好、有趣的访问界面呢?
本系列将带您游览三千年中国诗歌长河,聆听动人的文字音律,结识风雅的文人志士,领略精彩的文学景观,参与好玩的文化游戏。让您在熟读之余,读懂古诗,爱上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