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六月飞霜:天气反常必有冤情
-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了从一到五开头的成语,这一期我们继续接力,讲讲从六到十开头的成语。
首先登场的这位是“六月飞霜”。六月可是热到融化的大夏天,怎么会飞霜呢?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这个成语在古时候是用来表示有冤狱的。成语最早出自《淮南子》,里面是这样写的:“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邹子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霜。”说的是战国时期,邹衍尽心尽责帮助燕王治理国家,但是有小人在燕王面前说邹衍坏话,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五月,天却降起了大雪。
耳尖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原文是“五月飞霜”,不过现在流传下来就变成了“六月飞霜”。六月飞霜最早说的是邹衍的故事,后来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将此情节演绎到《窦娥冤》里,这个成语也就流传得更广了。
那些整天嚷着“我比窦娥还冤”的人,知道窦娥有啥冤屈吗?接下来,咱们就来重审这桩中国古代著名的冤假错案吧!
话说从前有个七岁的小女孩叫窦端云,长得活泼可爱。小窦从小就没了妈妈,跟着爸爸窦天章相依为命。窦家很穷,老窦还准备上京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老窦曾经向一个叫蔡婆的老阿姨借过一笔钱,现在连本带利,已经滚到四十两银子了,以老窦这穷酸秀才样,就算分期还款也要还很久。蔡婆知道这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她一看小窦活泼水灵,做家务又勤快,心里那个喜欢啊!恰好蔡婆有个六岁的儿子,于是她跟老窦说:“这样吧,钱你不用还了,这小姑娘就给我当童养媳吧。”老窦虽然舍不得,但是为了存钱进京考试,也为了女儿以后能吃饱穿暧,他一狠心,把女儿卖给了蔡婆。
咱们快进一下哈……转眼间小窦已经十七岁了,长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改名叫窦娥,跟蔡婆的儿子结了婚。可惜这小子没艳福,结婚两年就病死了。窦娥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跟蔡婆相依为命,虽然凄凉,但还算安稳。但是好景不长,噩运很快就来了。镇上有个开药铺的赛卢医,医术烂,人品更烂,他也欠蔡婆的钱。咦,怎么感觉蔡婆像专门放高利贷的,有借不完的钱?其实那都是人家丈夫留下来的遗产。
有一天,蔡婆去找赛卢医讨债,赛卢医假装带她去银行取钱,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赛卢医突然掏出一根大麻绳,从背后一把套住蔡婆的脖子,想把她活活勒死。正当蔡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时候,张驴儿和他爹路过,救了蔡婆一命,赛卢医吓得落荒而逃。
蔡婆本以为遇到两位见义勇为的好市民,没想到更惨。张驴儿和他爹这对淫虫父子,得知蔡婆家里还有个大美女之后,竟然想分别娶了这对婆媳,真是胆大不害臊!蔡婆不同意,他们就威胁要勒死她。没办法,蔡婆只能让他们跟着回家。窦娥知道后,更是一万个不愿意。
张驴儿见到窦娥之后,色胆包天,觉得蔡婆在这碍手碍脚的,就把毒药掺在羊肉汤里,想毒死蔡婆。阴差阳错之下,蔡婆把肉汤让给了张驴儿他爹喝。老淫虫喝完,双眼一瞪,两脚一伸,挂了。哎,这张驴儿,真是名副其实的“坑爹”啊。渣男张驴儿不但不伤心,还趁机嫁祸给窦娥,以此威胁窦娥嫁给他。窦娥死活不答应,渣男就把她告到官府去。没想到遇上一个是非不分的狗官,对窦娥一顿毒打,窦娥遍体鳞伤,但就是死活都不认罪。狗官又下令毒打蔡婆,蔡婆年纪大不扛揍啊!最后,为了不让婆婆受苦,窦娥只能认了这个罪。
可怜的窦娥被判处死刑。砍头之前,连发了三个毒誓——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和大旱三年。窦娥死后,三个毒誓一一应验。人们终于意识到她是清白的。再后来,已经当上国家公务员的老窦听说了女儿的冤情,回来彻查案件,最终那些坏人都受到了应有惩罚。
好了,窦娥冤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完了。以后你要是受冤枉了,就大呼一声“六月飞霜”,看看老天爷撑不撑你?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平日里你听到的“六月飞雪”是通俗说法,“六月飞霜”才是正确的成语喔。
-
- 2.七擒七纵:诸葛亮导演的《猫和老鼠》
- 3.八仙过海:神仙划水同场竞技
- 4.九牛一毛:我的死好比牛掉了一根毛
- 5.十行俱下:如何练成快速阅读法?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路读编辑部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钰汝于成,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成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成语的海洋波澜壮阔,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本系列旨在以成语为钥匙,开启历史的大门,为你呈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或惊心动魄、或生动有趣、或意味深长的故事;以故事为风帆,带领你在成语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