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P作品:¥2.99

该书籍是收费作品
需要VIP用户才能收听

会员登录

驯化(下)

人在驯化动物的过程中,也驯化了自己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艾丽丝·罗伯茨(Alice Roberts),英国生物人类学家、作家、主持人,伯明翰大学教授,为BBC制作过多部纪录片,著有包括《驯化》《DK人类进化圣典》等多本书。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静静,新媒体从业者。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我们生活中的驯化动植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牛、鸡、马,似乎都平平无奇、不值得关注。然而,这些司空见惯、无比寻常的生物,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驯化史。

不过,驯化并不只是人类将其他物种为己所用,而是双向的:我们在改变生物来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这些生物也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驯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相遇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与它们相遇,结伴走到今天。那么,这一切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选取了九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驯化物种,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基因科学等等领域的理论知识,把数万年的驯化历程,生动地重现出来,让我们看到,驯化如何塑造了如今的人类社会,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引发我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层思考。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人类从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驯化了自己。只有自己得到驯化,我们才能驯化其他物种。

今天,犬与其野生亲戚的数量之比超过了1500:1。全球至少有200亿只鸡,大约平均每个人就有3只鸡。而说起牛来,比率更加可怕,世界上已经没有欧洲野牛,但是据估计,家养牛却有15亿头。

进化是一场考试,但要写两篇论文。仅仅生存下来是不够的,还必须繁殖,将基因传给下一代。

人们很容易掉入这样一个陷阱,即把物种看成单一而且不变的。在人短暂的一生中看不到一个物种变成另一个物种,这一事实更强化了上述观念。

与马、牛、鸡、苹果、小麦和大米一样,我们也是杂交动物。我们走遍了全球,在新的环境里居住下来,并且与“野生”同类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