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勾践的卧薪尝胆
-
上一回我们说到,勾践在吴国当了三年囚徒,哦不,其实是奴隶,主要的工作,是给吴王夫差当马夫。为了打消夫差的戒备心,他不仅低三下四地给夫差当“上马石”,还主动当起粪便化验师,判断夫差的病情。总之,极尽所能,用尽一切手段,就是要让夫差相信:他勾践真的是够贱,人畜无害,连一粒尘埃都不如。夫差呢,成功被忽悠,自信满满地认为勾践“改造完毕”,丝毫不听伍子胥劝阻,将勾践放回了国。
回到了阔别了三年的故土,勾践那叫一个热泪盈眶,感慨万千。立马,他就开始着手一件大事,啥呢?复仇。可是,回国前,不是跟夫差答应的好好的,要好好反省的吗?你信吗?政治家的承诺,不就跟你前男友的海誓山盟一样一样么?
当然,勾践要复仇,那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且不说吴国有多强,勾践所面对的越国,此前已被吴国险些灭了,如今不过是破山河一个。就凭这复仇?先让越国人吃饱肚子再说吧?先把国家收拾的像个国家再说吧,最起码,作为一国之君,你得有个标志性的都城吧?
可是,勾践表示,哎,我想定都立国,都民力不足,办不成,愁死个人,怎么办啊?范蠡表示,“大王想建国度,复兴越国,何不在平坦开阔、四通八达之地修建呢?那样才配得上将来的霸业。”勾践说,“不不不,复仇大计我还没想好,目前我只想搞个小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筑起内城,建起外城,分别设置里巷。我看这事儿就交给相国你来办好了。”
范蠡欣然领命,放手开干。按照各种风水学啊天文,范蠡修了一座小小的城池。勾践跑来验收,转了一圈,很不满意:“虽然让你修小一点,不过,你这修得也太小了吧!”
范蠡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大王不用在意它规模小。这座城池,我完全是效仿紫薇星宫设计的,这叫符合天意。但咱们要复仇,还不能让吴国人发现。所以,我在外城的西北角、对着吴国的方向特意留了个缺口,看起来是向吴国人表示,我们越国我们一心臣服于它,不敢堵住通道,但真实意图,是表示我越国要吞下吴国。至于内城呢,该放在左边的建筑,我统统跟右边的对调,以此表明,咱们越国是卑微的、是臣属于他们的。”
就这样,勾践范蠡君臣二人,在吴国人眼皮子地下,完成了定都立国这项大工程。既迈出了复兴越国的第一步,又进一步放松了吴国人的警惕心。范蠡之计,不可谓不精妙。
不多久,勾践就住进了这座小都城,从这里,开始了他的复仇大业。
不用说,一开始的条件是非常非常艰苦的。当时,越国的地理范围,只有吴国划定的百里之地。勾践呢,都城虽然是有了,日子过得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每天日以继夜地忙于国事,再不就是读书写字,实在累了,倒在柴禾堆上就睡。《吴越春秋》中说,每每到了困倦之时,勾践就用一种叫辣蓼的草抹眼睛。我估摸着,那感觉和拿风油精抹眼睛差不多。这还不够,《吴越春秋》还说,勾践冬天手握冰块,夏天抱着火盆。这简直不是磨砺意志,更像是自虐。为了复仇大爷,勾践与其说是王者,不如说是个苦行僧。
当然了,勾践最著名的、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典故“卧薪尝胆”,肯定是少不了的。《史记》记载,勾践在自己的座位前,挂了一只苦胆。每次他坐下来、睡觉,或者是吃饭之前,都要用嘴舔一下,提醒自己:苦不苦?记得会稽之耻吗?
《吴越春秋》里甚至记载,勾践不仅尝苦胆,还“中夜潜泣,泣而复啸”,啥意思呢,说他每到夜深人静,就一个人偷偷大哭一场,哭完后,仰天长啸。不是唐伯虎那个我笑他人看不穿哈,是白马啸西风的啸。大家想想,那画面,是不是极其悲壮又悲戚?
-
- 2.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 3.夫差的野心和雄心
- 4.吴国举全国之力开凿运河
- 5.艾陵之战,夫差的巅峰之作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中原战火渐渐平息,偏远的江东之地,一场争霸之战却悄然拉开了帷幕。吴国和越国,夫差与勾践,两大强国、两位雄主,展开生死对决。春秋中最high最劲爆的篇章,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