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为奴三年,重燃回家希望
-
上一回我们说到,越王勾践主动进攻吴国,却被夫差来了一波反推,打得最后只剩五千人马,躲在会稽山上苟延残喘。生死存亡之际,勾践决定投降,并按夫差的旨意,前往吴国,转岗当马夫,做夫差的御用司机,日常养马并驾车。
这年头,经济形势不好,离开本行业转行开滴滴的,良辰周围也不少,但像勾践这种从国君岗位下来跑去当司机的,不,兼带饲养员工作的,还真是千古少见。人生沦落至此,对勾践这种自尊心极强的傲娇大领导来说,内心所遭受的那份屈辱,那份不得不忍下去的狠劲,也是千古少见。
为了活命,他勾践必须打落牙齿和血吞,因为他知道,伍子胥那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呢!至于夫差,看上去倒是非常“仁慈”,但只要勾践稍有不慎,定会一句话打发了他性命,毕竟,此时的勾践,在他眼里,和蝼蚁也没啥区别了。
勾践老老实实地去了吴国当夫差的马夫,工作做得可谓是一丝不苟。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说勾践平日里,腰间裹块类似于围裙一样的东西,头上缠个粗布头巾,这就是全套工作服了,然后吭哧吭哧干活。他夫人呢,下身穿着粗糙的没有镶边的衬裙,上身穿着衣襟向左扣的短袄,跟那些未开化的蛮夷差不多,全身上下完全是一幅佣人、奴才打扮。
白天,勾践割草、养马、洗车,什么苦活累活脏话都干,他老婆扫地、洒水、除粪。按照民间的说法,如果夫差想骑马,勾践就会把马给牵到跟前,然后抢先一步趴在地上,让夫差踩着他的背翻身上马,这就是勾践给夫差当“上马石”传说的由来。
这么下贱的事情都做得来?想当初,大家都是一同高高在上的国君,今日却给人当垫脚石,他勾践,竟然能受得了这般屈辱?不好意思,各位同学,你们想多了。什么士可杀不可辱,在勾践这儿,统统不存在。人家工作干得很专业,很认真,毫无怨言,从不吐槽领导。每次吴王夫差的脚踏到他背上时,他心里想的一定是:我这个姿势,这个高度,夫差上马够不够舒服啊?
这样兢兢业业、伏低做小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三年后的某一天,夫差带着一群人,登高远眺,大家理解一下哈,古人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爬到高出看看风景也是主要娱乐项目之一。这一看呢,正好看到了远处的勾践一家。夫差眯着眼睛看了一阵勾践夫妇的上班细节,感叹了一句:“不错不错,这个勾践还是可以的。”那语气就跟你老板在监控室看了几眼你上班没有带薪打游戏、带薪聊微信一样满意。
众人忙问他何出此言啊,夫差得意洋洋地说:“你们看,他们夫妻俩,还有那个范蠡,坐在马粪堆边上,看起来落魄得很,但举手投足间,依然不失君臣之礼,难道还不够可以么?”
按理说,人生遭此大变,一不疯,二不傻,还能保持这样的风度,这样的人可谓世间少有。夫差但凡懂点心理学,就应该知道,眼前这个看起来乖顺臣服的勾践,绝非善类,此刻他隐忍得有多厉害,将来一旦反扑就会有多绝情。可眼前的他,全被一股圣母情绪,哦,不,圣人情绪,给激荡了小心脏。
《吴越春秋》里说,小感慨了一阵后,夫差回头对伯嚭说:“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伤之。”啥意思呢?粗略翻译一下:越王真是个有气节的人,范蠡也是个有操守的士人!虽然他们身处困境,却没有因此而丢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我真为他们感到悲伤!
纳尼?为什么你要悲伤?你悲伤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为杀父仇人而悲伤?而且你都看出对方有气节有操守了,不想想这是为什么吗?你的脑子都上哪里去了?
一听夫差说这话,已经收了越国不知道多少好处的伯嚭接话了:“大王,希望您以圣人之心,可怜可怜这几个孤苦的人吧!”夫差点点头:“太宰,看在你的面子上,那就赦免他们吧!”
就这样,勾践不仅没了性命之忧,反而在为奴三年之后,重新燃起了回国的希望。
-
- 2.放还是不放,夫差举棋不定
- 3.范蠡的脱身之计
- 4.三年包羞忍辱,一朝得归故里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中原战火渐渐平息,偏远的江东之地,一场争霸之战却悄然拉开了帷幕。吴国和越国,夫差与勾践,两大强国、两位雄主,展开生死对决。春秋中最high最劲爆的篇章,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