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吴越开战与阖闾之死
-
上一回我们说到,吴楚之战爆发后,吴军在阖闾、伍子胥和孙武等人的率领下,以少胜多,大败楚军,一路攻入了楚国首都郢,逼得楚昭王外逃。伍子胥大仇得报,还不甘心,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下,以泄心头之恨。如果不是申包胥去秦国哭了七天七夜,搬来了救兵,击退了吴军,楚国估计就彻底亡国了。
从楚国退兵后,阖闾并没有停歇,一回国,就去对付打上门来的越国。上一回讲过,当阖闾在楚国被秦军击败时,越国就趁机派兵攻入了吴国境内。阖闾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越军,这么一来一往,吴越两国,又增添了一笔新仇。
之前咱们老说吴国和楚国关系很差,其实吧,吴国和越国,那才是真正的血海深仇。两国门对门挨着,为了抢地盘,常年打个不停。而且双方都是蛮夷,压根没有中原人那种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的觉悟,打起仗来都跟玩命似的,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好了,话题以及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吴越争霸的高峰期,是时候好好理一理吴越之间的深仇大恨了。
双方第一次开打是什么时候,连史学家自己都记不清了,估计从吴国建立后不久,两边就开撕了。就这样打了N多年后,《左传》中终于出现了关于吴越战争的第一条记载。
这条记载,说起来也是哭笑不得。公元前544年,吴越第N次交战,吴军大获全胜,抓获了不少越国俘虏。当时的吴王余祭神经比较大条,心很大,既没有对这批俘虏做思想教育,也没有做政治工作,就让这批人承担了一个重任:到他的船上,给他当卫士。
结果呢?余祭去坐船的时候,就被这群越国俘虏给乱刀砍死了。就这么一条随便的记载,你说,史官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就不能多写两句?吴国那么大,人那么多,吴王余祭,干嘛非要让一帮越国人上船当卫士呢?
就这样你打我,我打你,一直打到了阖闾那会儿。从楚国回师,击退了来犯的越军之后,阖闾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准备,打算一举灭掉越国。看上去,吴国想要取胜,基本上是手到擒来。毕竟那个时候,吴国国力强盛,“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对越国形成了碾压式的优势。
而且,吴国还有个非打不可的理由:如果吴国想要西进、北上,称霸于诸侯,那必须要除掉越国这个心腹之患。
公元前496年,也就是阖闾击退越军后十年,吴国终于等来了一个天赐良机。那一年,阖闾的老对手——越王允常病死了,新上任的越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勾践。别看后来勾践名气很大、称霸天下,刚开始他还只是个菜鸟。阖闾一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点起大军,讨伐越国。相比啥都不懂的勾践,阖闾是久经战场,加上吴军兵强马壮,他信心满满,觉得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越国这个大麻烦。
听说吴军杀了过来,勾践也率军前去迎战,两军在槜李、也就是今天浙江嘉兴一带相遇,随即摆开阵势。吴军阵型齐整,将士精锐,相比之下,越军就显得凌乱不堪。勾践心里非常害怕。这一怕,他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派敢死队前去冲阵。
吴军是孙武一手训练出来的,纪律严明,面对嗷嗷乱叫的越军敢死队,他们完全不为所动,而是按秩序列队迎战。不管这些敢死队的士兵多么悍勇,在吴军的铜墙铁壁面前,那是半点胜算都没有。一次不行就来两次,三次,结果就是,无论越军敢死队怎么拼,结果只留下满地的尸体。
这可把勾践给看傻了,这么可怕的对手,这还怎么打?一来二去,他竟然想出了一个歪主意。于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把戏上演了。
吴军见越军没动静,正准备发起进攻,突然,越军阵中跳出一群人,一个个手持利刃,站到两军阵中间,然后齐刷刷地排成了三排。吴军以为这是上来第三波敢死队呢,没想到这群越国人却齐齐地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吴军集体蒙圈:兄嘚,冷静冷静,打仗嘛,打不赢就回去咯,何必自杀嘛。
突然,这群越国人高声喊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啥鸟语呢?哦,根据我手里有份参考答案,大意如下:两位国君率军作战,而我们这些下臣,触犯了军令,在君王的阵前丢人现眼了,我们不敢逃避惩罚,就在这以死谢罪。
说完,一刀一个,这帮人就开始齐刷刷抹脖子了。吴军士兵惊得眼都直了,心跳都停了,就连阖闾大仗小仗打了几十场,此情此景,也是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那么,勾践这是干啥呢?其实是障眼法,故意让一群死刑犯在阵前排队自杀,吸引吴军注意力。就在对方看戏之际,他却悄悄指挥部队包抄,随后突然发起了进攻。
果然,吴军因为入戏太深,疏于防备,被越军算计成功,一时间阵型大乱。要命的是,混战之中,阖闾还受了重伤。《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阖闾被人射了一箭。但《左传》的记载说,双方交战时,越国大夫灵姑浮手持长戈,对阖闾狠狠地来了一下。阖闾虽然及时躲闪,可还是被削掉了一个脚指头,当场倒地。
阖闾受伤,吴军无心恋战,全线溃败。收拢败兵之后,阖闾垂头丧气下令撤退。断掉一个脚指头,在今天并不算致命伤,但春秋那个没有抗生素没有消炎药的年代,这样大面积的创伤,很容易就细菌感染,并带来当时无药可救的败血症。
果然,仅仅后撤了七里地后,阖闾就不行了。临终前,他拉着太子夫差的手说:“记住,是勾践杀了你父亲!”夫差哭着答道:“儿子终身不敢忘!”
-
- 2.夫差替父报仇
- 3.勾践绝境求生
- 4.勾践去吴国为奴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中原战火渐渐平息,偏远的江东之地,一场争霸之战却悄然拉开了帷幕。吴国和越国,夫差与勾践,两大强国、两位雄主,展开生死对决。春秋中最high最劲爆的篇章,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