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宣扬国威亦失哈
-
上一讲,咱们说完了明朝的第一号大太监魏忠贤魏公公。这几期故事,算是把明朝的坏太监们都说了一遍。结果有的听众朋友就在后台给良辰留言了,说良辰啊,明朝的太监是不是都像王振、刘瑾、魏忠贤那么坏呢?将近300年的时间里,就没出过什么好一点的太监嘛?
当然有了,咱们不要受影视剧影响,一听到太监,就觉得人家是坏蛋。那么这一回,良辰就专门给您说几位名声还不错的太监。不过,人有点多,不能像王公公、汪公公、刘公公和魏公公那样专章介绍,咱们就挑几个重点对象的重点事迹讲一讲。
第一位出场的叫亦失哈。一听这名字,就不是汉人。没错,这位公公是女真人,确切来说是海西女真人,同后来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不是一伙儿的。
亦失哈为什么值得一说呢,这位公公的最大业绩是,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确立了明朝政府对于东北地区、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的主权。厉害吧?
亦失哈早年的经历,我们不得而知。情况应该与郑和类似,洪武年间还是个小娃娃,被明军俘虏后,送入内廷当了太监。后来慢慢学会了汉语,又熟悉了明朝的规章制度,再加上他的女真语始终没有丢,一来二去,就长成了一个稀罕的复合型人才。
那么亦失哈的这个本事,又是在哪派上用场的呢?之前的节目说过,洪武年间,明军逼降了纳哈出,将今天的东北地区纳入了明朝的版图。当时,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叫“都司军卫”,位于辽河流域,以辽阳为中心,在那一边驻军,一边搞开发,类似于今天的新疆农垦兵团。
然而,东北是非常大的地方,像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包括了今天的吉林、黑龙江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又该如何治理呢?这地方太远了,交通不便,开发也是费力不讨好,于是明朝就在设置“羁縻卫所”,授予当地土著首领军衔,委任当地的土著首领统治,土著首领则按时纳贡,承认明朝是自己的老大。
这些七七八八的羁縻卫所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历史书上很有名的行政区划:奴儿干都司。大概包括哪些范围呢,西起鄂伦河,东到今天俄罗斯的库页岛,北过外兴安岭,南至日本海,包括了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吉林、黑龙江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都属于这个行政区域,面积非常辽阔。
永乐九年也就是公元1411年,奴儿干都司正式成立,出身女真族、会说女真语、又熟悉明朝政治制度的亦失哈,就成了去东北宣扬大明国威的不二人选。
当然他还有个任务,护送一些都司官员去治所上任。奴儿干都司的治所在哪呢?答案是今天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特林,距离黑龙江的入海口,不过百里之遥。
接受任命后,亦失哈带着数千官兵前往东北,一路宣扬大明国威,一路安抚东北各个部落。亦失哈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他不仅将明朝的威名传播到了外兴安岭的深山老林,还从心理层面感化了土著部落。当地百姓受灾,他便上书朝廷,申请救济。看到当地百姓生活困苦时,他又开通互市,把明朝先进的手工业产品输送入东北地区,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水平。
努力搞发展,关心民间疾苦,亦失哈在当地声望越来越高,人们都敬重他,相应的,也纷纷对明朝表示臣服。朝廷对亦失哈的工作很满意,便下令他在奴儿干都司多多巡视。这么一来,亦失哈便彻底扎根边疆,并且不辱使命,在奴儿干都司至少巡视了九次,长达二十多年。有一次,亦失哈还踏上了库页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登上库页岛的中央官员,可惜的是,也是最后一位。
到了明宣宗当政时期,朝廷又任命亦失哈为辽东镇守太监,于是,他又在东北继续工作了十六年,一直做到景泰年间,才被朝廷召回。在他之后,虽然明朝还控制着奴儿干都司,可再也没有哪位明朝官员像亦失哈那样,深入到那么远的地方。
第三次巡视的时候,亦失哈在黑龙江入海口,我们称之为“庙街”、而俄罗斯人管它叫“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寺庙——永宁寺。同时,亦失哈还立了一块碑,记载了明朝建立奴儿干都司、兴建永宁寺以及多次巡视该地区的经过,宣示明朝对于这一带的主权。
在第九次巡视的时候,亦失哈发现,永宁寺被人破坏了,原因也不复杂,当地土著觉得这庙修的好,便拆了庙,拉石头回家盖房子去了。于是,亦失哈命人重新修建了一座更大、更漂亮的永宁寺。随后,他又刻了一座石碑,记载了重修永宁寺的经过。这一前一后两座石碑,从此成为中华帝国在黑龙江流域的权威象征。直到400多年后的1856年,美国人路过这里,还看到当地土著对石碑跪拜、献上祭品。
总得来说,亦失哈用他几乎一生的时间,确立了明朝政府对于东北地区、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的主权,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功绩比起郑和只多不少。遗憾的是,到了清朝,由于各种你懂的原因,亦失哈的资料被人为销毁,导致今天人们对于他的经历和功绩,知之甚少。在声名远播上,也远远不及郑和。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痛心的。在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侵占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等大片领土。这些地方,曾经都是奴儿干都司的管辖地。后来,沙俄又丧心病狂地拆毁了永宁寺,搬走了那两块石碑。这两块石碑现在被陈列在俄罗斯的博物馆中,明明是述说着我们祖先曾经的荣光,却远在异国他乡,让人唏嘘不已。
-
- 2.显忠祠里有怀恩
- 3.是是非非说冯保
- 4.公正无私数陈矩
- 5.以身殉国王承恩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定都南京,立国号“明”。政治谜案扑面而来,国号“明”字背后藏有怎样的秘密?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空印案,人头滚滚,朱元璋杀心何来?朱棣篡位是主动还是被迫?大火之中,建文帝是生是死?郑和下西洋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永乐帝与帖木儿巅峰对决,到底谁胜谁负?历史有极限,好听无止境,百变声优良辰周继续带你嗨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