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P作品:¥2.99

该书籍是收费作品
需要VIP用户才能收听

会员登录

萧红传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萧红的一生,那就是抗争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平石淑子,日本女子大学教授,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日本知名的萧红研究专家,被誉为“日本第一个系统研究萧红并卓有成就的学者”。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句芒,文学硕士,作家,著有《有关萧红的一百个细节》。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平石淑子看来,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萧红的一生,那就是抗争。

为了升学读书,她向父亲抗争过;为了爱情和远方,她用私奔抗争过;为了逃出旅馆,她用写求救信的方式抗争过;她用写作抗争过贫穷和饥饿;用决裂抗争过爱情强加给她的枷锁;她用《呼兰河传》和《马伯乐》抗争过自己身上“东北抗日作家”的标签……萧红所有的抗争行为,无非是争取作为“一个人”活下去的权利,而她几乎所有的作品,也都在探讨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人,以及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需要做什么样的抗争。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萧红自幼对社会运动十分敏感,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总是不顾他人眼光,主动去感受社会。或者这样说,周围的人越是保守,她越是具有反抗精神。

萧红在萧军的影响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同时也是在与他的生活中(或者说正是因为与他的生活)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因此,必须迎来与萧军离别的时刻。

如果这些弱小、贫困、没有知识和文化,对一切都采取认命的态度,淡然地活着的人们,没有作为“一个人”的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抗战。只有发觉自己是“一个人”,拥有作为“一个人”的意识,追求作为“一个人”的幸福和权利,一直被视为宿命的东西才会现出原形。通过他们的抵抗,所谓的宿命便会被粉碎。

人们在为作家萧红的才华感到惋惜的同时,不由得将她被时代捉弄的命运与生活在同时代的自己进行比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萧红的影子。为了让自己的人生继续下去,必须为萧红的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于是,人们将萧红塑造成为一位故事中的女主角,故事的内容美丽又悲哀。这与其说是在给萧红安魂,不如说是被留下的人在给自己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