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楚庄王之死
-
上一回我们说到,楚庄王率军北伐,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随即,登上霸主宝座,实现了楚国历代君主的终极梦想。
正当他意气风发,在国际政坛纵横捭阖,打得晋国没脾气,彰显楚国雄风之际,谁也没想到,才40多岁,竟然就因为一场小病,一命呜呼了。就这样,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提前走向了人生的终点,跑得是有点太快啊。
楚庄王提前退场,太子审继位,史称楚共王。然而,楚庄王前脚刚走,后脚楚国内部就开撕了。撕啥呢?老毛病——楚国强大的公族势力。
之前我们说过,楚庄王上台后,消灭了把持朝政的若敖氏家族,扶持了一批新贵族。这些新贵大多都是楚庄王的亲戚,广义上都属于王族,也就是公子,后世有学者把楚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称为“公子群政治”。类似于今天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比如沙特啊,阿联酋啊,很多官员都是某某王子。
所以,本质上楚庄王只是用新的公族取代了旧的公族,而“君弱臣强”这个顽疾,却并没有得到根治。而楚庄王之所以能够称霸一时,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机会,短期内削弱了公族,强化了王权。可是,等他一走,新的公族势力就顺势崛起,又是一轮公族权力高于王权的局面。
换句话说,这就必然要导致内乱。
内乱的种子,其实在楚庄王去世之前就埋下了。临终之时,楚庄王委托两位弟弟令尹子重、司马子反,以及另一位贵族巫臣,共同辅佐儿子。这三位呢,不愧是狠角色,个个不甘人后,楚庄王刚断气,他们就开始争权夺利。
这是一场二对一的PK,子重、子反兄弟俩仗着王族支持,不到一年,就彻底压制了巫臣。巫臣被排挤得待不下去了,趁着出使齐国,溜到了晋国。你说你们哥俩把人家都欺负跑了,跑了就算了吧,他们居然一不做二不休,还派人去杀了巫臣全家,又瓜分人家的家产。这么狠毒,不怕遭报应吗?
可怜的巫臣听说后,哭的撕心裂肺,不省人事。平静下来后,横下一条心,发誓要找楚国报仇雪恨。他写信给子重和子反:“我固然有罪,但我的家人却是无辜的!二位,我要让你们马不停蹄地累死在路上!”
晋国国君晋景公一看,以宇宙第一大法官的正义脸,拍着胸脯对巫臣说:“兄弟,你要报仇,我晋国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鉴于此前楚国把晋国狠揍了一顿,新仇旧恨,这到底是谁帮谁报仇呢?就这样,楚庄王的两位亲弟弟,不费吹灰之力,给晋国送去了一个对付楚国的超级武器。
-
- 2.晋国恢复,宿敌再兴
- 3.壮志未酬,死法奇葩
- 4.第一次弭兵之会
- 5.小国挑事,大国决斗
- 6.三驾服楚,弭兵休战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