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庸人自扰
-
上一回我们说了,楚庄王上台,楚国局势不稳,爆发了各种内乱。形势比人强,心机boy楚庄王憋着一口气装了三年孙子,然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先是平定了无法无天的权贵若敖氏,然后任用贤能大臣孙叔敖治理国家。在君臣们的努力下,楚国蒸蒸日上,实力越来越强,打下了称霸中原的基础。
其实呢,在有了称霸的基础之前,楚庄王就有了称霸的小野心。还是在平定若敖氏之乱的前几年,楚庄王就找了个可怜的经验包刷了刷经验,谁呢?楚国的邻居庸国,平庸的庸。
这又是个什么国家呢?听上去是个跑龙套的小角色,要不怎么咱们说了几十集都没登台呢。各位,庸国虽小,出身却很好哦。当年武王伐纣时,发表了一通演讲叫《尚书·牧誓》,提到了自己的八个小弟,分别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史称“牧誓八国”,你想,这啥资格?周王朝的联合创始人,还有武王伐纣的革命元勋。
牧誓八国中,庸国的实力是最强的。分封诸侯时,庸国被封为伯爵,定都方城,古称“上庸”,也就是今天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要是有这地方来的朋友,我代表月亮批准你骄傲30秒。庸国的地盘,大致是以今天湖北西北部、陕西汉中一带为中心,包括了陕西、湖北、重庆乃至四川的部分地区,各位,不小了,老大一片地盘呢,所以,庸国绝对算中等水平的诸侯国。
但是,庸国有它非常尴尬的一面:地处西南偏隅,距离中原很远,当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等中原诸侯称王称霸热闹非凡时,它只能隔着千山万水踮起脚尖羡慕一番,没他啥事儿。但是,蹲在边角落有边角落的好处,庸国有一样其他诸侯国眼馋的大杀器——盐。就是咱们不吃就会死的盐。
春秋时期,盐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来海水中提取的海盐,这是齐国的特产;一种是从咸水湖中提取的池盐,比如晋国和秦国。而西南地区,盛产“井盐”,也就是盐矿,或者是含盐量很高的地下水。其实在今天,我们主要还是吃这三种盐,其中80%都是井盐。
说回我们的故事。庸国这地方,老天爷赏饭吃,盐矿大大地有。盐多有什么好处呢?问这个问题的,我想抽你,黄金多,你会发愁吗?春秋那会儿,盐,就是硬通货。齐桓公管仲还没下线的时候,我不说了么,齐国靠卖盐赚了大钱,所以,庸国也靠着盐山发了财,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有钱了,又闲得什么疼,庸国国君就开始惆怅,哎,花着纳税人的钱,吃饱了又没事干,一点政绩都不搞,是不是太不道德了呢?要不,咱也搞搞武力扩张?对外刷刷存在感?对内也好交代嘛。
刷谁呢?庸国一共就三个邻国:秦国、楚国和巴国。巴国位于今天的重庆一带,属于不毛之地,不值得打;秦国有秦穆公坐镇,老虎屁股摸不得,看起来,只有楚国这个死胖子可以啃两口。
可是,当时楚国实力不比秦国弱啊,为啥庸国敢挑楚国下手呢。因为,当时楚国正闹灾荒呢,各路蛮族吃不上饭,纷纷揭竿而起,跑楚国抢粮食。庸国想,正好,我统领这36洞72岛一起杀上灵鹫宫活捉天山童姥解开生死符。哦,不,一起杀到楚国邺城,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
庸国国君摩拳擦掌,正点兵点将呢,却听说各路蛮族由于兴奋过头,早早地就跑到了“选”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的枝江市,距离楚国都城郢,湖北荆州,只有五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你看,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一点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没有。
蛮族兵临城下,楚国朝堂如惊弓之鸟,有人秒怂,直接提议迁都。怂人就这样,人家拳头还没落下呢,就双膝跪地叫爸爸了。这时候,我们上一回说的、那个满肚子坏水、但满脑子点子的蒍贾站了出来:
“迁都是最差的做法。咱们能迁过去,人家蛮族就不会追过去?再说蛮族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平时怕我们,现在之所以敢来打我们,一是有庸国背后撑腰,二是以为我们闹饥荒,不敢出兵。如果我们接招,派兵迎战,他们肯定就吓跑了。”
蒍贾还说,打蛇要打七寸,只要把庸国打趴,蛮族必然自动退去。
就这样,遵照蒍贾的策略,楚军兵分两路,一路讨伐蛮族,一路攻打庸国。为了把庸国彻底拍灭,楚国还喊上了秦国和巴国一起出兵。这两个国家一听有一趟富贵可劫,高兴坏了,一拍即合,雄赳赳气昂昂就出发了。
正如蒍贾所料。蛮族看到楚军出兵刚正面,秒怂,不到五天时间,就原地解散了。至于庸国,遭到秦、巴、楚三国联合夹击,更可气的是,前一天还跟楚国交战的蛮族杂牌军,此刻竟然调转枪头,加入了秦巴楚联军,你想想,这啥局面,不费吹灰之力,庸国被楚军踏平了。
你说,庸国人是不是作呢?日子过滋润了,非要去挑个国际强国刷存在感,搁今天,这种行为叫NO 作 NO die,咱不能欺负古人不会英语,还是用他们的流行语,这叫“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敲小黑板了哈,著名的成语“庸人自扰”,正是从这里来的。
-
- 2.进军中原
- 3.问鼎之轻重
- 4.武力争霸业
- 5.晋楚邲之战
- 6.谈楚变色,打出来的霸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