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安德鲁·罗伯茨,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杰出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著有《索尔兹伯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泰坦》《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等作品。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旧日窗寮,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19世纪初,曾有一个名字令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那就是拿破仑。从一个殖民地少年,到统治大半个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堪称那个时代的最强“创业者”。拿破仑只活了51岁,算不得长寿,但却足够传奇。
拿破仑早期的命运与法国大革命息息相关,他在经历各种军事战斗和政治斗争之后,通过“雾月政变”问鼎法国最高权力。在执掌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拿破仑在外鏖战欧罗巴,对内经营政局与民生。这种种措施和举动都说明,拿破仑并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有着雄才大略的统治者。然而,膨胀了之后的拿破仑对外侵略他国,最终折戟沉沙,被反法联盟打败,在圣赫勒拿岛孤独终老。
本书作者在查阅了大量拿破仑的信件、身边各色人等的回忆录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严谨又生动的讲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拿破仑,是拿破仑传记方面的权威。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拿破仑从《圣经》中获知德鲁兹派与亚美尼亚人的信仰,从《古兰经》中认识穆斯林,从《吠陀经》中了解印度教徒,无论战事最终把他带到何处,他对当地居民发表宣言时几乎都可尽情引用合宜素材了。
“军人信仰战斗,我对此矢志不渝。其他宗教都是女人和教士的勾当。我自己的话,我到哪国就接受哪国的宗教”。
事实上,拿破仑在塔博尔山之战中达成了“我预想的目的”,他攻打阿克纯粹是为了追逐梦想:经阿勒颇侵入印度,在亚洲建立疆域延至恒河的法兰西帝国,抑或占领君士坦丁堡。
拿破仑渡海之举远非胆怯,因为地中海几乎堪称英国内湖,过海需要很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