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宋襄公的自嗨大戏
-
上一回我们说道,德智体美劳样样满分的宋襄公,在自己小有名气后,便幻想自己成为第二代齐桓公,称霸诸侯。为此他先是会盟小国,结果没成功。接下来又去欺负县一级的弱国,倒头来也没啥效果。最后宋襄公大开脑洞,想出了“仁义称霸”的模式,邀请齐、楚会盟,让两个超级大国尊他为霸主。我们这一集的故事,就从这次会盟说起。
话说宋襄公打算会盟齐楚,消息一传出,立刻就成了当时的头条热点。各路吃瓜的诸侯又来看热闹了:他这一回又是要闹哪样?丫是不是又吃错药了?不管东西南北,大家的态度都非常一致,齐刷刷地认为宋襄公这次作妖,肯定没好果子吃。有人评论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根据字幕组成员“我是良辰小工头”的翻译,这话的意思就是:你宋襄公想当别人的小弟,阔以,但想让别人跟着你混,丫做梦去吧。
宋襄公能干出这种事,各诸侯国早就见怪不怪。吃瓜群众最关心的,还是齐、楚两国会怎么应对,这不,舆论压力就转移到齐、楚两国了。先看齐国,齐孝公嘛,是宋襄公当初扶持上台的,一开始对他自然是没话说,毕恭毕敬,感恩戴德。但是吧,日子一长,宋襄公成天这么作,搞得齐孝公都不好意思跟他保持亲近关系了。且说这一次接到请帖后,齐孝公心里开始犯难:去吧,你就是陪他一起发神经,贼没劲;不去吧,会被人说我忘恩负义。哎,脑阔疼啊。思来想去,齐孝公决定,还是去一趟,免得别人说闲话。
齐孝公有人情要还,楚国可没有。话说楚成王接到宋襄公的请帖后,看了又看,看一遍乐一回:“尼玛,脑子不清白吧?居然还想使唤我?晓不晓得,惹毛了老子,老子连周天子都敢锤!”好啦,楚成王应该说湖北方言,可是良辰我不会啊。
楚成王这边骂骂咧咧,下面就有大臣说道:“大王息怒,依我看,答应他倒也可以。中原诸侯历来轻视我们,这次会盟,倒是个扬我国威的好机会,不如借此机会去争争盟主之位,杀一杀他们的傲气。”楚成王一听,有道理哦,不错不错,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出国旅游的,顺便争取争取。就算做不成盟主,也不亏嘛。
就这样,齐、楚两国齐齐答应了宋襄公的邀请,消息传来,震惊了所有的吃瓜群众:我的天,没想到啊,就宋襄公那衰样,面子还挺大啊!
至于宋襄公本人,更是洋洋得意,拧开保温杯,小酌了一口红枣枸杞茶,心满意足地说道:不错嘛,你看,天下人都很仰慕我的仁义嘛,就连楚国那南蛮子,也敬我三分。
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齐孝公、楚成王按照约定,齐聚到鹿上这个地方,史称“鹿上之盟”。一开始,彼此之间免不了要客套一下,互相吹捧几句。名片交换完毕,聊完天气和国际形势,会议便进入正式环节:推举齐桓公之后的新一任盟主。
聊天气聊国际形势时候,三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话题一谈到正事,三方的矛盾瞬间就爆发了。齐孝公心想,之前的盟主是我爹,现在当然应该是我了,没毛病。楚成王则认为,我楚国最能打,盟主当然必须是我。还没等两位老大把内心戏说出口,满面春风的宋襄公站起来做了总结性发言:
“两位好,我是这次诸侯会盟的盟主。”
齐孝公和楚成王惊得差点当场变成化石:这人脑子有问题吧,怎么着你都是垫底的,咋还自封盟主了?当然了,这都是他俩的心理活动,不好意思直接说。齐孝公脑子活络,率先从石化状态中反应过来,心里一盘算:同意吧,自己丢面子,不同意吧,人情上又难看,我看我还是闭嘴为上策。
于是齐孝公直挺挺的站着,嘿嘿嘿了几声,啥也不说。没想到这个举动,却误导了楚成王。楚成王人生是第一次跑这么远的地方,更是第一回参加诸侯会盟这样的国际会议,乡下暴发户,城里啥规矩都不懂,又要面子,怕出糗,所以,凡是就跟林妹妹进了大观园一样,跟人后面亦步亦趋,有样学样。他看齐孝公什么话也不说,还以为这是会盟的规矩礼仪,又看宋襄公正那眼神看他,乖乖,我可不想丢人丢到国际上。忙不迭地,也学着齐孝公嘿嘿嘿了一下,乖乖地站一旁。
齐、楚两国君主先后嘿嘿嘿,这下把宋襄公给乐坏了,乖乖,两位真不错啊,这是同意了我当盟主呢!心里一高兴,当即就展开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宣扬他的仁义理论,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理直气壮地对楚成王说:“既然我是盟主,那总得有几个附庸国吧?要不然多难看啊?楚子你手下小弟那么多,能不能让几个给我啊?”
楚成王又一次惊呆了,咋还有这么不要脸的呢?他赶紧去看齐孝公啥反应,没想到齐孝公闭着眼睛,啥表情也没有。楚成王心想,好吧,今天你最大,就让你过过嘴瘾好了。于是他又嘿嘿嘿了几声,就不说话了。
就这样,鹿上之盟便在宋襄公慷慨激昂,齐孝公、楚成王哼哼哈嘿中结束了。在齐、楚看来,这次会盟纯属闹剧,就是看一个精神病患者自导自演。但宋襄公可不这么想,他认为,鹿上之盟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圆满的大会,打那之后,他宋襄公就是诸侯盟主、天下霸主了。
-
- 2.盂之盟,自投罗网
- 3.记吃不记打
- 4.泓水之战
- 5.仁义的两面性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