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前朝余孽,文明之光
-
前面几回,我们一直在说晋文公的故事,重耳以66岁高龄终成霸业,不得不说,这样的奋斗史的确是超级励志外加可歌可泣。从今天开始,咱们要进入新一任春秋霸主的故事,谁呢?宋国的宋襄公。
对于宋襄公,大家或许不是很熟悉,咱们也就是在中学历史课上听过他的名字。稍等,我先随机抽查一下大家听书的认真程度,来,转发本集音频并评论“春秋五霸”就是齐桓公、晋文公、——、——和宋襄公。你们答对了吗?
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是霸主,这个大家都好理解,毕竟这四个国家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嘛。那宋襄公跑进来插一脚又是个什么鬼?横看竖看无论怎么看,宋国都没有这个实力嘛。
可是,您一定想不到,比起齐桓公的王道故事、晋文公的励志故事,宋襄公的故事可要好玩得多了,简直是五霸中的扛把子、大活宝外加娱乐担当。为啥这么说他呢?往下听您就明白了。
要说宋襄公,先得搞清楚宋国的历史由来。细心的听众朋友可能会发现,在之前的故事里,咱们多多少少提过它几次,但每逢宋国出场,不是挨揍,就是被打的向别人求援。您说,一个整天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小国家,怎么可能诞生一个天下霸主呢?除非这个国家骨骼清奇,不走寻常路。
宋国的历史很早,早在西周初年,就被周天子分封为诸侯。但在一百多个诸侯国中,它又是个标准的异类分子。为啥呢?因为宋国的国君微子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前朝商纣王的亲哥哥。
商纣王的亲哥哥,为什么不当商朝的天子,却跑去当周王朝的诸侯?情况是这样的:话说纣王的亲爹,是商朝的第三十任君主帝乙,帝乙跟正宫夫人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就是微子,老二叫微仲,老三才是纣王。问题来了,这微子是如假包换的嫡长子,为啥倒头来不是他继承王位,反而是老幺呢?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帝乙两口子打算立老大微子为太子,不料,史官跑出来横插一杠子:不成!这不合规矩,不能放着正妻之子不立,却立小妾之子。那位说,啥,三儿子不都是正宫夫人生的吗?对不起,生前两个儿子的时候,夫人还没扶正。就这样,老幺纣王上位了。再看看商纣王后来的斑斑劣迹,这位史官,简直是中华第一坑王啊。
纣王很坏,名声臭出了银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哥哥弟弟叔叔爸爸爷爷也都是坏蛋。相反,纣王家贤人辈出,比如因为直谏被挖心的比干,是他的亲叔叔;另一位亲叔叔箕子,周武王还向他请教过治国之道。至于微子呢,也有贤德之名,而且一开始,他也跟比干一样,劝纣王不要倒行逆施。左劝右劝上劝下劝,一句都听不进。微子最后怒了:混账,敢不听大哥的,非给你点颜色瞧瞧!就这样,生气的微子离家出走了,顺手还带走了商王祭祀列祖列宗的礼器,去哪儿了呢?跑到周武王那边投诚了。敲小黑板了啊,这就是历史典故“微子去殷”。殷,就是殷商的殷。
微子带着礼器投诚,简直就是给周武王送上一个超级大礼包。什么意思?在那时候,祭祀用的礼器是国家的象征,微子这么做,等于是承认了周武王取代商纣的合法性,替他赢得了一大票盟友,为周武王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因为这次明智的站队或者说是叛逃,微子后来获得了巨额的政治回报——被周武王封为诸侯。分封时,因为微子既是前朝王族,又是周朝的开国功臣,所以又获得了特别的优待。周天子把今天河南、江苏、山东三省交界一带送给了微子,这就是宋国。虽然从国土的面积上来说,宋国只是个中等级别的诸侯国。但这一带交通便利,又有着当时全天下最肥沃的土地,所以,也一度让其他人嫉妒得双眼冒绿光。
除此之外,作为诸侯国,宋国的级别也很高。我们说过,周王室分封诸侯,按照爵位高低,分为“公侯伯子男”。其中“公爵国”只有八个,这里面就包括了宋国。地盘又大,土地又好,还是最高一级的公爵级诸侯,您看看,这待遇,妥妥的吧?
出于对微子的尊重,也是为了方便统治,周武王还把商朝的遗民都划拨给了宋国。这样一来,宋国便汇聚了商朝的精英人才,特别是完整地保留了商朝的文化礼仪制度,导致当时宋国成了文化基础最好、教育水平最高的诸侯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从宋国走出的思想家一个个是光芒万丈。比如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爷爷,虽然他是鲁国人,但祖上却是宋国君主的后裔;再比如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他本人也在宋国当过高官;还有道家的庄子,也是宋国人;论证“白马非马”的“名家”代表人物惠子,同样也是宋国人。这么一数,你会发现,宋国尽管满地都是“前朝余孽”,可人家是百分百的礼仪之邦、精英之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力极大。所以说,如果你武力值不行,文化分很高,也是有前途的。
-
- 2.宋国人的信条:君子动口不动手
- 3.宋襄公的赌注
- 4.宋襄公的大梦想
- 5.仁义称霸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