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晋国肃反运动
-
上一回我们说到,重耳在秦国流亡期间,通过迎娶公主怀嬴,外加唱了一次卡拉OK,彻底赢得了秦穆公的信任和支持。就这样,离流亡了十几年的重耳,终于快要回家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秦穆公支持重耳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听说二伯重耳要回来,晋怀公当即捶地痛哭:苍天啊,不公平啊!我冒着生命危险得罪老丈人抛弃前妻,投入那么大成本抢来的王位,还没捂热呢,二伯你说你来抢啥抢?跟我比,你牺牲有我大吗?有你这么当伯伯的吗?不都是姓姬的吗?这算哪门子亲戚啊?
你说他哭什么哭?要不是他自己背信弃义休了娇妻,又惹毛了岳父,哪里有二伯什么事嘛?哎,这么一想,突然发现,好像对重耳人生帮助最大的,不是秦穆公,是晋怀公,对不对?不是他创造的机会,重耳后来哪有机会上位?
不过晋怀公也没打算坐以待毙,就算赢面不大,那也是要拼死一搏的,更何况这王位本来也是人家赌上身家性命搏来的。当务之急,是怎么应对。晋怀公找来两位心腹大臣,一个叫吕省,一个叫郤芮,共同研究对策。
吕省、郤芮,都是作战勇敢的悍将,优点很突出,可缺点也很明显,擅武力不善谋略,简单说就是武戏精湛文戏不行。这就麻烦了,两个脑力值不够的大臣,加上一个脑细胞不是很充沛的晋怀公,这组合就是“铁三傻”。您可能要说了,三个傻子也不差啊,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负负得正,三傻凑一块,没准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计谋,对不对?
很遗憾,智商这种事情,是没法按加法计算的,庸才越多,整体智商只会呈指数级暴跌,几个笨蛋在一起,通常都会把事情越搞越糟。你看,这铁三傻讨论来讨论区,最后讨论出的结果是:去秦国干掉重耳是不可能的,但在晋国内搞搞他还是可以的。
在晋国国内怎么搞重耳呢?晋怀公打算怎么搞?他的脑回路是这样的:重耳大张旗鼓地回国登基,志在必得,除了有秦穆公这样的境外势力做后盾,晋国国内一定也有一股势力暗中支持。也就是说,只要我打垮了重耳在国内的反革命集团,他就失去了内部的支持,而一旦失去了国内的政治基础,他就不会返回晋国。
晋怀公的这个想法对不对呢?我不知道,但吕省和郤芮一听,拍手点赞,主公英明!这么一鼓舞,晋怀公激动地一夜未眠,连夜起草了一道肃反令:凡追随、支持、同情重耳者,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限期三个月,认错反省,投案自首,否则杀无赦。
本来呢,政治斗争嘛,有什么样的狠招,都不奇怪,问题是,晋怀公这一招,打击面实在太广了。重耳和他的随从们,加起来就几十号人,但几十号人,每个人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老乡邻居、大老婆小老婆情人加小蜜、同学同事网友书友,有人还有笔友炮友、外加朋友圈友邻,能扯上关系的,得编个复杂的程序代码才能算得清吧?结果就是,这道肃反令一出,晋国一大半的贵族都成了叛国罪嫌疑犯,人人自危,人人争相举报。
这样下去,非搞成全国性动乱不可,但晋怀公不管,他可不是光喊口号的人,此公认为,大丈夫说到就要做到,免得别人嫌他只会打嘴炮。这第一个被拉出来审判的,必须是个足以引起全国震动的大人物。谁呢?老相国狐突。
为什么要找狐突呢?他呀,不仅是重耳的外公,他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还是重耳流亡团伙的重要构成人员,不揪他揪谁?晋怀公亲自召见了狐老头,让他做个表率,叫回两个儿子,并宣布与重耳反革命集团决裂。
没想到,好话也说了,歹话也讲了,狐老头却是软硬不吃,反跟晋怀公辩论起来。狐老头说,主公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追随重耳的是我儿子,又不是我,就算我是他外公,这又关我什么事呢?再说了,既然我那俩儿子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忠心耿耿地走下去,这才是为士之道。他们要是敢私自回来,老夫我一定家法伺候。
晋怀公一听暴怒:老不死的!存心对着干是吧?等着,有你好看的!随后晋怀公便叫人拿来布帛和笔,让狐老头给两个儿子写信,狐老头不愿意,晋怀公就让人摁住他的手,逼着他写。狐老头一辈子清高自傲,哪里受过这等羞辱?一股怒气冲上心头,拿起笔就在布帛上刷刷刷写下八个大字:子无二父,臣无二君。
晋怀公气坏了,一把将条案掀翻在地,命人将狐老头拖出大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眼都不眨地,把这个老相国给杀了。
-
- 2.东渡回国
- 3.晋国变天
- 4.有人分果果,有人烧成灰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