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老好人遇上诈骗犯
-
上一回我们说到,晋国二公子重耳为了躲避杀身之祸,背井离乡,开启了十几年的逃亡之路,从翟国出发,途径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然后抵达楚国。这一路上,他有时被奉为上宾,有时却被扫地出门,有时被国君送老婆,有时,又被男同学性骚扰,啊,十几年风餐露宿,十几年“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复国之梦,却和那姑苏慕容复一样,始终遥遥无期。眼瞅着,人生已经混到绝境,一封来自大西北的邀请函点亮了他整个宇宙,对,我老家——隔壁的,陕西超大超大地主,秦穆公派人来说要支持他回晋国上位。
这就有意思了,秦穆公不是扶持过晋惠公回国上位的么?怎么这会儿又要来扶持重耳呢?晋惠公不是还在位么?秦穆公这是要搞乱晋国内政么?对于这个问题,你一定会说,哎呀,这我知道,良辰你上一回不是讲了嘛,这个晋惠公背信弃义,惹得秦穆公心情很不好,对不对啊?这话您说的没错,但仅仅这么一件事,还不足以让老好人秦穆公怒到这个程度。实际上,比起晋惠公后来干的缺德事,这都算是轻的。到底有哪些缺德事呢?听我细细说来。
且说晋惠公登基后,对外赖掉了秦穆公的河西之地,对内又逼死了支持他回国登基的托孤老臣里克。干完这些事,晋惠公非常得意,被自己的权力斗争手腕、政治智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可是,晋国人却不这么认为,反倒觉得他是个背信弃义的混蛋,一路点踩踩踩,说他迟早会遭报应的。
老话说得好啊,人在做,天在看。亏心事做多了,不止鬼会敲门,老天爷都会亲自出手收拾。你看,自从这位老赖当上国君后,晋国就闹起了旱灾,全国上下颗粒无收,老百姓陪着晋惠公一起遭了殃。晋惠公一开始吧,这有啥啊,不就闹个旱灾吗?谁家还不兴这个啊?没事没事,改明儿找几个大法师,搭个台子,给老天爷送份厚礼,我看一准儿来一场瓢泼大雨。可是,老天爷早就烦死他了,一个猪耳朵都不肯收,一滴雨也不肯给。
就这样,晋惠公一直跪舔了老天爷五年,烧了五年的香,磕了五年的头,老天爷就是一个态度“不给不给就是不给,你起开!”五年之后,国库粮食吃完了,眼瞅着,再不下雨,不止是老百姓,连晋惠公本人恐怕都要饿死。晋惠公慌了。咋办呢?有大臣就献策:主公,虽然咱们没粮食了,但咱还有钱啊!晋惠公抡起右手就是一巴掌:有钱你给我吃一个看看?大臣捂着脸,主公,我是说,可以拿钱去别的国家买粮食。晋惠公抡起左手又是一巴掌:让你说话说半截!让你还不赶紧去办!
晋国的使者们纷纷出动,向各国买粮。可是,他们出去转了一圈,一个个都空手而归。原来,这次旱灾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别的国家也跟着晋国倒霉,也都库存告急。一看晋国使者过来买粮食,人家就一句话:那不成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在家左等右等使者好消息的晋惠公,等来的却是颗粒无收。正上火呢,又有人来了句神助攻:“主公啊,听说,天下都没啥收成,倒是秦国丰收了。”这话刺激得晋惠公一阵心绞痛:都什么人啊,哪壶不开提哪壶,上次欠的河西之地还没给呢,现在还想去秦国借粮?当人家秦国是国际红十字会吗?可是,得罪秦国怪不得别人,晋惠公此刻内心憋得慌,小心脏碎成了一片片的。
大臣们见他那模样,心里明白了八九分。有个大臣脑子很灵光,看破了晋惠公内心的尴尬:“主公,这事其实很好办。秦国不是惦记着河西之地吗?我们就告诉他,只要他肯提供粮食,我们签订协议后就把河西之地双手奉上。等咱们收到了粮食,再来他个‘拖’字诀,能拖多久拖多久;秦国要是拒绝给咱粮食呢,正好,我们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给河西之地了。反正不管他借不借,咱都不吃亏。”
晋惠公一听,高兴得蹦了起来:乖乖,你真是我的亲乖乖!太聪明了!赶紧的,你们赶紧依次计行事,去去秦国借粮!
也不知道哪个倒霉鬼,被接了这借粮的差事。使者见到秦穆公,哇啦哇啦地说了一通,秦穆公当场就乐了:“晋侯是言而无信之人,只怕是又要来耍我了。你回去告诉他,别拿我大秦当猴耍,不借!”
话音刚落,大臣蹇叔和百里奚一起急了:“主公,使不得,使不得。虽然晋侯人品堪忧,可晋国的百姓却是无辜的。您如果因为跟晋侯的私人恩怨,就让晋国百姓受苦受罪,有损您的仁义形象。此刻,晋国深陷危难,假如我们不计前嫌施以援手,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将来,若我大秦有难,晋国同样也会接济我们的。”
秦穆公一想,嗯。有道理,罢了罢了,我岂能跟诈骗犯一般见识。当场就下令,开仓放粮,另派救援小分队火速奔往山西安置灾民。话说秦国的运粮船从秦国都城雍城出发,沿着渭水,一路到达晋国都城翼城,八百里绵延不绝。在秦国的帮助下,晋国的灾荒终于得到了缓解。这次救缘行动,史称“泛舟之役”。敲黑板了啊!前面听段子很乐呵的小朋友,重要历史事件“泛舟之役”,罚你在评论区口述一遍。
晋国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可晋惠公却一直不肯兑现河西之地。秦穆公正抖着二郎腿,心说:哼哼,这次我看你打算拖多久。不曾想,天道无常,好心没得好报。第二年秋,晋国喜提大丰收,秦国却闹起了旱灾。秦穆公心说,河西之地暂且不谈,去年我接济了你,今年你起码得还个人情吧?便派人去晋国催粮债。不曾想晋惠公一口回绝了:“不卖!不管你们出多少钱,都不卖!”哎哟喂,这真是不要脸到一定地步了,要是依我这暴脾气,非亲率八百斯巴达勇士打上门去。
还有更不要脸的。晋惠公自己有债不还也罢了,还抢先一步,把周边几个国家的余粮统统买断,又他邀请各路诸侯,说要趁此良机,共同发兵灭亡秦国,然后平分土地,共享富贵。
问问,这叫什么精神?各位,如果你遇到这样不要脸的人,你有何妙招?欢迎在粉辰群里告诉我一下。
-
- 2.韩城之战
- 3.混蛋的儿子也是混蛋
- 4.姐夫变女婿
- 5.秦晋情歌大对唱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