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晋献公灵堂前的政变
-
上一回我们说道,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向自己的三个儿子举起屠刀。大儿子申生孝心十足,爹说要杀他,他就乖乖地替爹出手,自己杀了自己;老二重耳、老三夷吾,估计是小时候被宠坏了,不像老大那么可怜天下父母心,吓得一路叛逃出国。三儿子一死两跑,骊姬目的达成,奚齐成功成为晋国世子,而她本人也成功当选“红颜祸水派”新任掌门。
骊姬坏吗?当然坏。但要换成功学视角看,人家的奋斗轨迹还挺“励志”的,加了双引号的“励志”哈。您想想,一个被俘虏的异族女子,是不是低贱到尘埃里?但人家硬是靠着天生的脸蛋,先成为国君的小妾,再凭借十足的野心和后天努力练就的演技,成了晋国未来的太后。这样的“奋斗”人生,你服不服?
可是,可是,在这我要特别提醒一句,别看骊姬很“励志”,听众朋友们千万不要随意模仿。一是品行和手段都十分恶劣,我持强烈反对态度。二呢,如果没有吕后、武则天,起码是慈禧这种级别的智商和手段,那结局就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偏偏骊姬就没多少脑子。她的智商仅限取悦男人,对于高级的政治游戏,基本就是一窍不通。在晋国这个权力场里,她竟然天真地以为,只要儿子当了世子,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问题是,这个世子别人认不认呢?服不服呢?她可能压根就没想到这点。或许,她根本不在乎。
简单来说,骊姬可以这么肆无忌惮,全因有晋献公罩着。但只要晋献公一死,一切也就到头了。偏偏晋献公年事已高,又没有续命的法子,没几年就不行了。临终前,他嘱托一文一武两大臣荀息和里克辅佐奚齐。文臣荀息哭着答道:“我一定用股肱之力完成任务!”敲黑板了啊,这里出现了一个常见的成语“股肱之力”,什么意思呢?跟洪荒之力差不多吧。
另一位武将里克在一旁,默不作声。晋献公断气后,这两人开始商量国事。荀息很实诚很忠心,主公叫咱干啥,咱就干啥,好好辅佐新君,是做臣子的本分。但里克不同意,他说,奚齐啊,不行啊,论贤德,他远不如大公子申生,论能力,又不如二公子重耳。他能当世子,全是骊姬那个狐狸精搞的。若论做臣子的本分,咱们就该替晋国的未来着想,把二公子请回来,拥戴他当国君。
话不投机,二人不欢而散。荀息谨遵晋献公遗嘱,立奚齐为新国君。按程序,奚齐登基前,先要去祭拜他爹晋献公,不曾想,就在奚齐烧香磕头的时候,里克派出的刺客突然跳了出来,一刀捅死了奚齐。
剧情反转太快,现场瞬间乱作一团,荀息气得发抖,他很清楚这都是谁干的:里克你个狗东西,简直是无法无天,老夫跟你奉陪到底!很快,他就把骊姬的妹妹少姬的儿子,小公子卓子(不是桌子)立为晋国国君。
然而,就在卓子登基的时候,里克本人直接带兵杀了过去,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杀死了小国君。荀息眼睁睁看着小国君倒在血泊中,悲愤交加,却什么都做不了,绝望中,自杀身亡。
荀息一死,骊姬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左传》里没有交代她的结局,但按照里克这种逮一个杀一个的脾气,不难猜测,她是不大可能活下去的。所以就有了一种观点,说里克在杀掉卓子之后,带兵闯入后宫,先杀了骊姬的男神、姘头兼狗头军师优施,随后又用鞭子还是棍子之类的东西,将骊姬活活抽打致死。反正不管如何,骊姬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
- 2.晋惠公赢家通吃,重耳流亡他国
- 3.醉遣重耳:从温柔乡到浪迹天涯
- 4.曹共公的羞辱
- 5.退避三舍的承诺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任鲁国史官,杰出的历史学家,中国传统历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郑庄公死后,天下无主,春秋进入大国争霸时代。列国纷争,群雄并立,逐鹿中原。一百四十诸侯,又有谁能站在天下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