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明朝公务员的待遇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上一回我们说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许多大小官员都因为“空印”而掉了脑袋。那么,杀了这么多人,这一切是不是就都消停了?然而并没有,毕竟老朱如同天杀星下凡,对于杀人这种事情有着格外的偏爱。他表示,俺一点都不累,来来来,继续办案。于是乎,就牵扯出我们今天要说的“明初四大案”中的最后一案:郭桓案。
比起前面关乎权术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一起官员搞贪污腐败的案件。但正所谓管中窥豹,这桩案件又可以牵扯出一个老话题:朱元璋为什么会杀贪官。好了,现在我们就开始说这个“郭桓案”。
要说这个“郭桓案”,还要从明朝的公务员制度说起。话说今天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公务员当作自己的头号选择。公务员好在哪里?在这我就不多说了,你们都懂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的公务员、也就是当官的那群人,他们的工作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虽然时代不同,但明朝的公务员和今天有一点很相近,那就是入职的难度大。今天想考个公务员,一个岗位,经常是几百号人去竞争,一些热门职位,甚至有成千上万人上演残酷的PK。而明朝那会儿,一个考生也要经过好几轮科举考试,取得举人、进士的头衔,才具备了起码的做官资格。
不过,虽然同样都要考试,但明朝公务员的门槛更高。现在的“国考”每年一次,而明朝最高等级的进士考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每次只选拔两百多人,其竞争之激烈,考试难度之大,可以秒杀今天任何级别的公务员考试。
当然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只要考生能金榜题名,他的前途也是大大的好。只要考中了进士,最低也能当个正七品的官,相当于今天的正处级干部比如县委书记、县长,市里面的区长、局长,省里面的处长,等等。听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学霸特别是考霸们有没有心动。您想啊,如果您穿越回明朝,又在考场上大发神威,击败各路高手,金榜题名,然后立马就能当县长,是不是挺美的?
说到这,您可能觉得这还真不赖,有点跃跃欲试。不过接下来,我可能就要给您浇上一盆冷水了。明人不说暗话,这个县长虽然是地方上的父母官,可待遇却比较寒碜。怎么说呢?之前我们提过,明初官员的工资,都是以实物形式、也就是大米发放的。按照洪武二十年的规定,正一品的官员,每年发米1044石;正二品732石,下面依次递减,到正七品的知县,就只有90石了。
如果只提多少石大米,估计您没有概念,那就换成人民币好了。正一品也就是国务院总理级别,年收入大约是47万人民币。正二品也就是中央各部的部长,年收入差不多是33万。这待遇还算凑合吧。然而就像前面的数据显示的那样,明朝公务员的待遇是断崖式下跌的,到了正七品的县长,一年工资就只有31500块了,月薪2600,相当于十八线城市收入水平,刚刚超出今天上海的低保线。
听到这,可能您会觉得待遇太低,没啥意思。不过也有人会说,工资低点也成,当公务员,图的不就是个清闲嘛,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包烟,坐到下班点走人,多惬意。要我说,这都是过去的陈旧印象,现在的基层公务员还是非常辛苦的,加班是家常便饭。而如果您要把这种印象安在明朝的官员身上,那就更是冤枉他们了。别的不说,明朝公务员一年到头都在上班,压根就没放假的时间。
我们今天的公务员,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一年差不多有110多天的休息时间。可在明朝那就不一样了,老朱表示,我一个皇帝都不怕累,你们当官的穷叫唤什么?于是明初的公务员,就享受着几千年来最惨的公务员休假制度:一年三天假。这三天假,分别是春节、冬至以及老朱的生日。其他时间,只要人没死,就得来上班。
联系到我们上一回说的,明朝公务员的工作极其烦琐、极其辛苦外加极其无聊,所以您看,这明朝的公务员还真不是人干的事。所以如果您要穿越回明初的话,首先听我一句劝:干别的都可以,千万别想不开,去当公务员哇!
-
- 2.郭桓的发财之道
- 3.官非清官,民非良民
- 4.重刑也消灭不了贪污腐败
- 5.血流成河,嫁衣为谁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定都南京,立国号”明“。政治谜案扑面而来,国号”明“字背后藏有怎样的秘密?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空印案,人头滚滚,朱元璋杀心何来?朱棣篡位是主动还是被迫?大火之中,建文帝是生是死?郑和下西洋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永乐帝与帖木儿巅峰对决,到底谁胜谁负? 历史有极限,好听无止境,百变声优良辰周继续带你嗨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