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人(鲁郭茅巴老曹)共同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级的人物。文化大革命以后,巴金撰写《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忏悔和自省,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池鹤,记者,香港诗词学会会员。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我们多半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走出去,就好像一只出笼的鸟,不会再飞回家来。”
这是五四运动后,新青年高觉慧离家出走的故事。高觉慧出身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叔叔、婶婶等人要么是食古不化之人,要么是愚不可及之人,他们之间不仅有代沟,更有新旧文化新旧观念的水火不容。一年来,家里面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使得高觉慧在家中深感压抑,最后在哥哥和朋友的帮助下,离开家庭,远走上海。
《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巴金的长篇小说,与《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他无意间想到了她的命运。他明白她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许多跟她同类的少女都有了这同样的命运,她一个人当然不能是例外。想到这里,他对于命运的安排感到了不平。
我知道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不少的牺牲作代价。现在就让我作一样牺牲品罢。
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他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代表。
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
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