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忏悔录(下)
荣誉与骂名齐飞,卢梭的巴黎成名之路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巴黎首秀,靠才华没戏,靠女人也没戏
-
1741年的巴黎,是路易十五的巴黎,是蓬皮杜夫人的巴黎。也是伏尔泰、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的巴黎。
那时候的巴黎,是欧洲之都,汇集了欧洲的科学、艺术、文化届的牛人。然而,那时当政的路易十五治国无方,贪图享乐,是法国历史上最不讨人喜欢的君王。
这一年的秋天,卢梭兜里揣着15个金路易,来到了花花之都巴黎。虽然钱不多,不过,他从头到脚可都是才华啊。他写了一个喜剧剧本《纳尔西斯》,还写了一篇关于音乐的论文,打算献给法兰西科学院。
Do re mi fa sol la si,想必大家都会唱吧?那么,用阿拉伯数字代表这七个唱名,大家还认得吗?
这种记谱法叫数字简谱,也叫简谱。它的发明和使用,有咱们卢梭卢大佬的一份功劳,甚至,很多人把这份功劳全算到了卢梭头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整理,创新了数字记谱法,也就是我们国人今天仍在沿用的1234567。
卢梭本打算以这篇论文在巴黎一炮打响的,他甚至幻想着,等自己出人头地之后,重回华伦夫人身边,夫人也一定会回心转意,对他另眼相看。
可惜啊,法兰西科学院听了卢梭宣读论文,虽一致叫好,却并没有惊为天人,只是给他发了一张奖状和证书,跟现在小学生得了三好学生安慰奖似的。也有书商呢,要跟卢梭签出版合同,但是要卢梭自掏腰包付版税。
也就是说,卢梭没有从这篇寄予厚望的论文中捞到半毛钱好处。
靠才华,没戏。
但卢大佬并没有就此倒下,也许是天生有一种闲散的文人气质,也许是因为前半生基本都在一文不名中度过,总之,他练就了一副天塌了老子也不怕的胸怀。即便钱快要花光了,他也没有急于找工作,每天像个标准的小资文艺青年那样,背诗,喝咖啡,去剧院听戏。卢梭还特别强调,虽在风流之都,他可没去寻花问柳,他呀,一生都没有在这方面花过一个子儿。
有一次,卢梭受邀去巴黎一个贵妇人家聊音乐,聊着聊着到饭点了,贵妇就对仆人说:“把这位先生带下去用膳吧!”
按照那时的习俗,平民是不能与贵族同桌吃饭的,得去厨房和仆人一起吃。
卢梭当时坚决拒绝:“不,不用了,我不饿!”
卢大佬心想:有没有搞错,哥穿戴整齐,才华冒泡,根本不像个在厨房用餐的人好不好!
贵妇人马上明白过来,转而邀请卢梭和他们一起吃饭。卢梭这才表示,自己还是有点点饿的,可以赏光去吃一点饭饭。
你看看,卢大佬的巴黎上流社会首秀,表现得还是颇有文人骨气的嘛。
不过,他那自作多情的老毛病很快又犯了。
卢梭结识了巴黎最著名的沙龙女主人——迪潘夫人,并且,他得到了迪潘夫人的赏识。那时巴黎社交的精华,都在贵妇人经营的沙龙圈里。迪潘夫人的门庭里,来往的都是顶尖名流。可以说,如果得到迪潘夫人的举荐,就有望在巴黎上流社会平步青云了。
可卢梭又栽在自己的裤裆里头了,他居然冒冒失失地给迪潘夫人写了一封求爱信。
迪潘夫人一看,哎呦,“还以为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原来也是个风流色鬼,一边凉快去!”
从此,迪潘夫人没有再在仕途上抬举卢梭。
靠女人,也没戏了。
-
2.征文比赛拔得头筹,一个天才在巴黎横空出世
-
3.人红是非多,昔日友情已经变味
-
4.颠沛流离的晚年生活,荣誉与骂名一起到来
-
5.卢梭的一生,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著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丽丝》等多部作品。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张长意,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卢梭的一生充满传奇,每一步都不走寻常路。搁现在,他不光是一个摇滚斗士,不光是一个愤青公知,还是京城娱乐圈里的当红男宠,是音乐圈里的跨界大腕,不过,更有可能,他会被吃瓜群众评为千年难一遇的极品渣男,还有可能,被圈进精神病院。
卢梭自己动笔写自己了,他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用一己之躯给人类留下了解剖心灵的最好范本。当然,书里还详尽地描述了18世纪的欧洲社会,它不仅是一部个人史、心灵图景录,它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史、一副古老欧洲的风情画。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我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
我既没有隐瞒什么丑行,也没有添加什么善举。万一有些什么不经意的添枝加叶,那也只不过是填补因记忆欠佳而造成的空缺。
通过对读书的爱好,甚至通过我读的那些书,我改变了我无赖顽童的习气。读书把我的心灵引回到比我的职业赋予我的情感更加高尚的那种情感。
我总是忽而过于伟大,忽而过于卑劣,忽而是阿碦琉斯,忽而是忒耳西忒斯。
好多年来,我一直被形形色色的风暴折磨着,打击着,迫害不断,四处奔命,弄得我疲惫不堪。我极其需要休息,而那些野蛮的敌人却偏偏存心不让我得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