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范增出山
-
上一回我们说到,自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天下大乱,各地的人不是跟着造反,就是准备造反,或者是抓耳挠腮“我要不要造反”。在沛县,萧何搞了一场造神运动,把刘邦打造成了“真龙天子”,随后乱棍打死县令,拉起一支创业小分队,哦,不,造反小分队;而在会稽,项梁和项羽砍死了郡守殷通,自己当上了地头蛇的老大。随后,在“东陵候”召平的忽悠下,项梁和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过长江,开始了漫长的征途。
也就是说,搞死秦朝的两大玩家,纷纷手持重兵器登场了,从这一讲开始,咱们的大戏才算正式开锣。为啥我迟迟不更新,去后台换行头了嘛。
话说,就在项梁率队伍渡江的时候,在江淮地区的居巢,也就是今天安徽合肥的居巢区,有一个七十岁的老头也不安分了,对的啦,这老爷子也要造反啦!讲到这里,良辰我耳边忽然就飘来一首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个彪悍的老头是谁呢?范增。家中有良田几亩,还承包了几个鱼塘,阶级成分富农,不算,勉强是个中农,平时呢种种地,捞捞鱼,老农民的小日子倒也滋润。可是,这个老农夫有点不一样!他识字,而且喜欢看书。
识字了不起吗?谁家七老八十的爷爷外公不能读书看报?对不起,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五百个人里能有五个会写自己的名字,那就是凤毛麟角,找工作贼好找。且不说能识字说明工作技能高,在我看来,在秦朝能识字,那起码说明此人智商超群啊。不信大家看我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各位,如果去搜下当时官方钦定的、也就是秦始皇“书同文”后搞出来的文字,也就是小篆,你去认认那字,那是字还是画啊?不信改天我帮你们随便抓几个路上读书的编辑,别管他是北大中文系博士还是武大中文系硕士,我估摸着连他们都不认识几个。
所以说,秦朝时候能识字的人,基本上都不笨,甚至可以说,还有点额外的天赋。再一个,人家范增更牛,因为,按照他70多岁年龄推算,他识字的时候,长平之战还没开打,秦朝还没统一六国呢,所以他学的不是小篆,而是“书同文”之前的文字----大篆。大篆有多难写呢?如果说小篆是简笔画,大篆那简直就是素描了。
你说范增这老头子是不是天赋异禀?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超强超强的优势——命大,活得长,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焚书坑儒之前,什么旁门左道的书都看过一点,不像后来的小年轻,读书只能读秦王朝规划整齐的官方指定读物,毕业之后除了会背法律条文,就只会种田服劳役。
哎呀,人生如果是一场长跑,活得久的就是最后的赢家,又因为看的书多,范增这见识,自然就比别人高得多了多。他周围的后生晚辈,生在秦朝暴政下,长在秦始皇淫威中,脑子一门心思觉得,政府让我服徭役纳税,这没毛病啊,不是自古如此吗?当老百姓嘛,就该听皇帝的话,听官府的话。
但范增不这么认为,他告诉周围的那些小年轻,你们是不是傻?谁教你们这些的?我告诉你们,上古的帝王们从来不干这种事,老百姓都是自愿去给帝王修东西的。老百姓要交税,那都是自己看心情给的。那才是个好时代,现在就是个屁!
按照今天某些歪理邪说,范增这就是典型的读书越多越反动,还热衷于散布谣言,应该直接抓去坐牢。可惜了,当时没互联网可举报,巢湖边上那旮旯,也不是朝阳区,鸟不拉屎,谁会操这个闲心,管他这样一个糟老头子?
不过,虽然范增看上去很牛X,而且是个意见领袖,但要看他的人生轨迹吧,明显又是属于比较惨的那种。范增一生,挺有抱负,年轻时曾梦想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在楚国当过官。无奈,官运太烂,干过最大的官是乡一级别的,退休之前,还是一村干部的身份。到了秦朝建国那会儿,他又想去吃公家饭,结果因为年纪太大,不符合公务员招考标准,没有通过政审。
人生梦想破碎那一年,老范已经年近六十,想着也活不了几天,打算守着家中几块薄田了此残生。谁曾想,他身体实在是太好,一不留神又多活了十年,活活迎来了一个天下大乱。
老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谁说英雄就只能出少年呢?世界是你们小年轻的,也是中年油腻男的,但也别忘了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好不好!像老范这种人,人老心不老,天下乱,正是他一展平生抱负的大好机会,再不狂躁一把,更待何时?
老范一打听,哦,带头造反原来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都在安徽境内,隔着不算远。再一打听,这二位居然自称是项燕和扶苏?老范乐了:项燕早死了,扶苏前两年也死了,闹了半天,这陈胜吴广就是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啊。
范老头摇了摇头:难成气候!干造反,领头的血统要正,如果不是楚国君主的子孙,那也得是个大贵族的后代,否则无人追随。
老家伙当即聊下一句狠话:陈胜吴广难成大器,来日必死翘翘!
过了些时日,范增又听到了项梁的名字:好嘛,这才靠谱嘛,项燕的后人造反,说出去有名有姓,不怕没人来投奔。此事可成!
主意已定,范增心下就画了个统一四方的战略蓝图:说服项梁,让他找到楚王的子孙,推举为王,以他为统领,聚集各方豪杰,四处出击,最后平定天下!
随即,老头子手持一根木棍,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对着巢湖拜了三拜,飘然远行去也!
从那以后,这个糟老头子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从那以后,风雷动,天地变,硝烟弥漫、战火纷纭。
-
- 2.咸阳城中的权力争夺
- 3.李斯之死
- 4.小人物章邯,大秦的续命稻草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司马辽太郎,日本著名历史作家。原名福田定一,因为仰慕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又觉得自己水平远不及司马迁,所以给自己起笔名为“司马辽太郎”。著有《龙马来了》《新撰组血风录》《坂上之云》《宫本武藏》等作品,在日本影响巨大,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刘邦和项羽,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友和对手。他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个老谋深算,一个英武霸气,在秦末的乱世这个关键节点上,他们以不可思议的力量,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中华民族的走向,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