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P作品:¥1.99

该书籍是收费作品
需要VIP用户才能收听

会员登录

厌女

人人都有“厌女症”?探究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上野千鹤子,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女性主义代言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女性运动中,以新锐社会学学者的身份闪亮登场,她理论功底深厚,言辞犀利,精力旺盛,除了在学界与著名学者纵横论争,还频繁出现于媒体和公众面前,很快就成为一代明星学者。主要代表作有《近代家庭的形成与终结》《一个人的老后》《男流文学论》,以及《厌女》。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句芒,文学硕士,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日常生活中,性别歧视无处不在。招工启事里公然写着“仅限男性”,大学教授公开表示不招女研究生,更有甚者,直到今天,女婴被弃、被杀的新闻仍然时见报端。女性作为“第二性”、次等公民的观念,早已深深融入了整个文化体系和日常生活之中,有时连女性自己都习以为常了。
   
性别歧视是怎么产生的呢?上野千鹤子的《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一书,以美国学者塞吉维克提出的“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这一概念为切入口,结合日本的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学作品,剖析了在社会上、家庭中和男女关系间广泛存在的厌女症,以及由它造成的性别歧视、社会问题和心理危机。其实,厌女症并非日本独有,父权制存在的地方,女性就必然是被嫌恶的对象。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厌女症的表现形式在男女身上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
   
厌女症有个致命弱点,即母亲。公然侮辱生下自己的女人,会引来对自己出身身份的精神危机。所以,实际上,厌女症不单是蔑视女人,还有崇拜女人的另一个侧面。
   
女人的嫉妒指向夺去男人的别的女人,而男人的嫉妒则指向背叛了自己的女人。因为女人的背叛是对男人所有权的侵犯,建立在占有一个女人的基础上而得以维系的男人的自我,会因此面临崩溃的危机。
   
人们多会认为,卖娼的金额是娼妓被标的价。可是,卖娼的反面是买娼。男人支付的金钱,也是男人对自己的买娼行为所标的价。
   
男人也有自我厌恶。的确如此吧。可是,男人的自我厌恶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对“身为男人”的厌恶,另一种是对“不够男人”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