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P作品:¥1.99

该书籍是收费作品
需要VIP用户才能收听

会员登录

中国哲学简史.5

儒释道三家大融合——禅宗和新儒家的出现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冯友兰,中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以来为数不多能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其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等。他在哲学上最重要的主张是“人生四重境界说”,认为人生的境界按照层次可以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他被视为是“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Kawai,中国思想史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6年至1947年受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课稿,原稿为英文。当时冯先生面对美国学生与大众授课,所用语言通俗易懂,精炼而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本书自1948年出版以来,即成为英语读者了解中国哲学最为流行的基本著作。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不仅从整体上讲述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而开始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而且对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位置进行了思考。除此之外,作者还用充满个性和想象的语言,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相信能够对塑造读者健全的人格与阔大的胸怀有所助益。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一个有情物的今生,仅只是这个全过程的一个方面。死不是他的存在的终结,而只是这个过程的另一个方面。
   
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
   
圣人作的事﹐也就是平常人作的事。他自迷而悟﹐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又必须从圣再入凡。
   
他既不求在此过程以外,如佛家那样追求破除因果,结束生命;又不求长生不老,如道     教那样追求修炼身体,尽可能地长留人世。圣人由于觉解宇宙之性,因而知道“生无所得,死无所丧”。所以他只求过正常的生活。他活着,就做作为社会一员和作为宇宙一员的义务需要他做的事;一旦死去,他就安息了。
   
这样的人是不可征服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是“豪雄”。可是他们并不是普通意义 上的“豪雄”,他们是“风流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