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中国哲学简史.4
汉帝国与魏晋时期的思想格局:从独尊儒术到新道家的产生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大一统时代的哲学理念:治国平天下
-
到上一讲为止,我们基本说完了先秦时代的主要哲学流派,包括:儒、墨、道、法、名、阴阳家。
随着秦朝的到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变,首先是政治上的大统一,这种大统一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或许有听众朋友会说,后来也经历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啊,但是,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接受了统一的思想,习惯了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普遍认为分裂是不对的。
与此相应,秦朝统一前夕的哲学,已经呈现出一种面向世界和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当时,人们观念中的“天下”,指的就是世界,统一指的就是世界一统。其实啊,早在孟子那里,就已经谈到了统一天下的方式。
梁惠王曾经问孟子:“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呢?孟子回答说:“定于一”,统一的时候就安定了。王又问:“孰能一之?”谁能完成这种统一呢?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不好杀人的人能完成天下的统一。不过,后来的历史表明,正是嗜好杀人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这个我们先不去管它。
孟子与梁惠王的这番对话,反映出的是中国哲学的世界性,这在儒家的话语体系里就是所谓的“治国平天下”。这一点在“四书”之一的《大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大学》这篇经典,据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它的第一章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段话的内容,后来被简称为“三纲领”、“八条目”。其中,三纲领的核心是“明明德”,弘扬光明的德性;“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也就是“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是“明明德”的目的。八条目的核心则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这是因为,人只有在社会中尽职,其人格才能最终完成,也就是“止于至善”。
《大学》里的这段话表明,要尽到治国平天下的全部责任,人并不一定要当一个国家的元首才行,而只需要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尽忠职守。这套观念实际上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它站在一种“天下”哲学的高度上,为“天下”的和平着想。在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学》的作者将这一套观念总结得最为系统。
在这种“治国平天下”的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之下,秦朝以后,再无出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那种热闹生机。尽管如此,各家哲学仍然在新的时局下继续发展和交融,这首先反映在汉帝国不同阶段的思想格局当中,这种思想格局的形成与一个名叫董仲舒的人有关。我们下面就来聊一聊董仲舒的思想以及汉帝国是如何在理论上确立它的大一统地位的。
-
2.董仲舒的学说与汉帝国的理论化
-
3.从独尊儒术到新道家的产生
-
4.新道家的方向之一:主情派的风流
-
5.新道家的方向之二:主理派的玄学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冯友兰,中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以来为数不多能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其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等。他在哲学上最重要的主张是“人生四重境界说”,认为人生的境界按照层次可以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他被视为是“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Kawai,中国思想史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6年至1947年受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课稿,原稿为英文。当时冯先生面对美国学生与大众授课,所用语言通俗易懂,精炼而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本书自1948年出版以来,即成为英语读者了解中国哲学最为流行的基本著作。
在书中,冯友兰先生不仅从整体上讲述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而开始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而且对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位置进行了思考。除此之外,作者还用充满个性和想象的语言,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相信能够对塑造读者健全的人格与阔大的胸怀有所助益。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中国人历来的传统看法是,有三种生灵:华夏、夷狄、禽兽。华夏当然最开化,其次是夷狄,禽兽则完全未开化。
假使真的没有文明和文化,宇宙就像是个未成品,宇宙本身也会感到不完全的痛苦。
社会形势变化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们自己发展,就是顺着天和自然,就是无为。反对它们,固执过时的旧制度和旧道德,就是人和人为,就是有为。
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能够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绘的对象上,然后通过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现出来。
涅槃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