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国小说家,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除《蝇王》外,还有代表小说《继承者》《品彻·马丁》《自由堕落》《塔尖》《金字塔》。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Elino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故事中,戈尔丁想象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一群六到十二岁的小孩被安排坐飞机疏散。可是飞机失事了,这些小孩子被困在了一个完全没有成年人的荒岛上。为了生存下去,孩子们孩子们很快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有发号施令的人,也有听从命令的人。就像斯坦福囚犯实验一样,随着大家越来越进入自己的角色,恐怖的暴力降临了,孩子们开始互相残杀,恶的本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戈尔丁认为,恶是潜藏在人内心深处最恐怖的本能。“蝇王”,就是苍蝇之王的意思,这个词来自于圣经,意思是万恶之首。在小说中,蝇王看似是那个被苍蝇覆盖的死猪头,但是作为真正恐怖之源的蝇王,却是人类本性中的暴力和罪恶。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猪崽子是最理智的,然而现实中这种人往往不得民心,因为群众天然不理性。
我知道并没有野兽,我知道也根本没什么可害怕的。除非咱们害怕的是人。
生活很令人厌倦,每条道路在生活中都是一篇急救章,人们的清醒生活,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用来照看自己的脚下的。
当“希望”变得不是必要的时候,它也就被忘却了。
拉尔夫止不住热泪滚滚,全身抽搐地呜咽起来。这是他上岛以来第一次尽情地哭;他的整个身子仿佛被巨大的悲痛一阵阵地抽搐,扭成了一团。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为忠实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惨死而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