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马特·里德利,著名科普作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著有《基因组:人类自传》、《性别的历史》《自下而上》《先天后天》《美德的起源》等书籍。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万玉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媒体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一直以来,悲观论都占据主流。几百年前,传染病和饥荒曾经是人类解不开的魔咒。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和财富的进入爆发期,但是资源枯竭、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的焦虑与日俱增。
但是,人类的发展史一次次证明,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糟糕。我们不仅没有走向毁灭,还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与文明。为什么智人能从其他“人种”中脱颖而出,存活到今天?为什么人类懂得“以物易物”,而其他动物之间仅限于“分享”与“互助”?究竟是什么引发了人类的创新,是科学、资本还是政策呢?
在《理性乐观派》中,作者用经济学和进化论的视角,阐述了人类的生活如何越变越好,以及背后的原因。始于十几万年前的交换和专业分工,让人类拥有了不可限量的集体智慧。从石器时代到互联网,从农业文明到自由贸易时代,虽然天灾人祸不可避免,但人类凭着无穷的创造力,未来最有可能发生的不是灾难,而是巨大的繁荣。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所谓穷,就是负担不起以足够高的价格卖掉自己时间来购买自己所需的服务;所谓富,就是不光能够买到自己需要的服务,还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服务。
这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主题:交换、专业分工以及它们带来的创新,最终“创造出了”时间。
正如性行为积累了生物演进,交换也积累了文化演进、形成了集体智慧。
欲望才是人的“内设程序”,感恩不是。
人类历史就是靠规则和工具的共同演进来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