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P作品:¥1.99

该书籍是收费作品
需要VIP用户才能收听

会员登录

饥饿的盛世(完)

千古一帝乾隆之后,大清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张宏杰,著名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蒙古族,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作品。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刘芷丞,四川大学传播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乾隆统治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康乾盛世”的最高峰,纵向比,乾隆时期的中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
   
然而这是一个虚弱的盛世,一个危机四伏的帝国。在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巨大的危机。乾隆统治时期,虽然累积了庞大的数字,但个人的权益却被压榨的如同一张薄纸。而就在同一时期,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美国宣布独立,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当乾隆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时,中国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最后一次机会。在乾隆去世四十年后,整个中国都要为乾隆的盛世付出代价。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皇帝和大臣为了争夺一个犯官的财产,一个急赤白脸,一个形同鼠窃,在中国政治史上留下了难得的荒唐镜头。
   
中国的专制者极易成为“洞穴人”。因为他周围聚集着大量以窥测他心思为生的人。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知道谀言比批评更容易入耳。因此,最高权力所有者很容易被大量的正面信息所洗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官员在掌握权力之前行为做派都很正常,甚至不乏理智精明,而一旦握了重权,马上满面红光而满脑糨糊。
   
几千年间,中国专制制度的框架和运转规则没有根本的突破和进步。统治绩效如何,更多地依赖于统治者个人的精神振作与否。没有内外条件的严厉制约,个人的英明与自制无法抵制环境的纵容与腐蚀。由胜而骄,由劳而逸,是人性不变的规律。盛世君主往往是英明与昏聩集于一身,理智与膨胀合为一体。他们既是辉煌成绩的创造者,也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祸首。
   
然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从自身的一治一乱循环转向与世界大潮合流。跳出中国文明的视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并不是只有盛极而衰,百十年就要重新洗一次牌这一条路可走。
   
“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向来是中央帝国统治成功的标志。中华帝国的属国越多,就证明帝国治理得越良好。中央王朝通过册封,赐予四周小国以合法性地位。而中央王朝自身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小国的捧场来证明。历代王朝都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光荣伟大,以吸引周围国家前来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