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简·莫里斯,原名詹姆斯·莫里斯,1926年出生于威尔士,二战期间入伍,战后长期担任《泰晤士报》《卫报》记者,足迹踏遍世界。1972年,莫里斯接受变性手术,改名为简,并开始专职写作。
莫里斯著述颇丰,她写过诗歌、小说、自传,编过词典,但其中最负盛名的,还是一系列的文化旅行散文,包括《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欧洲五十年》,以及这本《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句芒,文学硕士,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是一部关于悉尼的历史文化散文,更是一幅人类历史进程的缩影图。
本书是传奇旅行作家简·莫里斯最后一部与帝国情结及殖民地文化有关的旅行文学作品,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呈现了一个全方位的悉尼,它在悉尼的历史中翻找出了帝国打造一座城市的全部过程,也在帝国衰败后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里,发现了维多利亚王朝的所有遗迹。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这个港口的辉煌夺目,周日下午那处处彰显的快乐主义,18英尺帆船的暴力,渡轮上赌客们的混乱,戴着白色帽子的年迈情侣——这种种的混合——平凡,违法,美好,怀旧,招摇,恐怖和古怪,都沐浴在日光之中,某种程度上,还沉浸在一种脆弱感中——为逝去的几代人,为流走的时光。
悉尼是一个监狱,但却是一个开放式监狱;唯一的目的只在于一把原始自然之锁,而犯人们依然被尽量保证有房子住。
澳大利亚是在加里波利的战场上成为一个国家的,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的悉尼也脱胎换骨——认识到自己是澳洲的一个城市,而不再是英国的一个移植城市,从此,悉尼有了自己的城市性格。
悉尼是一个友好而慷慨的城市,但隐隐带着一丝恶意。能恰如其分地形容这个地方的一个词便是“高个罂粟综合症”——如果你看上去木秀于林,太过成功,这个城市就会将你砍去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