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三毛(1943-1991),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她不肯为金钱工作,视旅行与读书为最高事业。她看到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住。苦恋她的荷西也二话不说地跟去。她们在沙漠中结婚,她开始不断地书写狂野的大漠与温柔的爱情。《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三毛热”横扫了整个华文世界。她就是人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小尹,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在读。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丈夫荷西去世后,悲痛的三毛写下这部散文集,其中饱含她对丈夫的思念。荷西的死对三毛又是一场劫难,因此她在这本书中、在文学上、心情上都与早期大不相同,说情叙事极其内敛、笔调哀而不伤,诉说了对荷西的无比思念之情。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人生那么短,抢命似的活是唯一的方法,我不愿慢吞吞地老死。
● 平凡的夫妇如我们,想起生死,仍是一片茫茫,失去了另一个的日子,将是什么样的岁月?我不能先走,荷西失了我要痛疯掉的。
● 就那么长江大河地谈了下去。从苏格拉底讲到星座和光年,从《北非谍影》讲到《印度之旅》,从沙达特的被刺讲到中国近代史,从《易经》讲到电脑,最后跌进文学的漩涡里去,那一片浩瀚的文学之海呀……最后的结论还是“电影最迷人”。
● 加纳利群岛上,每一个岛都住着深爱我的朋友,一旦见面,大家总是将那份爱,像洪水一般地往人身上泼。对于身体不健康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安静而不是爱。这一点他人是不会明白的。我常常叫累,也不会有人当真。
● 我突然想哭。吹着台北市冷冷的夜风,我想,在这失去了丈夫的六年半里,在这世界上,居然还出现了一样我想要的东西,那么我是活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