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换一个角度聊聊货币和金融的历史
-
听过咱们路上读书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人类的祖先是大猩猩之类的灵长类生物。这个是谁发现的呢?您肯定知道,达尔文。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这就是达尔文著名的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将被淘汰出局,而胜者则会留下,继续繁衍生息。
您可能就会问了,咱们今儿这节目的名字不是《货币崛起》吗,怎么不聊货币,反而聊起生物来了?您别急,绕了个弯儿,就是想告诉您呐,金融制度的演变跟生物的发展也是相当类似的,它们有着几乎相同的进化过程。
与物种进化中的自然选择机制相类似,金融制度通过一种被称为“市场选择”的机制进行演变。就像生物世界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样,金融世界也是瞬息万变的。在激烈竞争中,有的公司活了下来,并且健康地生长,它们的发展模式也被其他的公司所借鉴和效仿,并且催生了一批财富狂人和大量成功学畅销书。但只要有赢家,就会有输家,那些墨守成规、效率低下、收益糟糕的公司注定会破产。生物世界中优胜劣汰的准则同样适用于金融世界,渡渡鸟的灭绝和某个公司的破产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干掉了称霸地球N多年的恐龙,哺乳动物随后崛起。金融世界中同样存在这种毁灭性的“小行星”。比如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造成了金融市场上大规模的公司破产和资本逃亡。但在这场大萧条之后,许多新公司就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人嘛,就是不怕折腾的。
-
-
2.货币的价值不来自于它本身,而是来源于社会的信任
-
在说金融体系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下货币的历史。一开始人类买卖东西是不用钱的,用的是“以物易物”,拿你的肉,换我的鱼,这是最原始的商业状态。后来社会进步了,我们为了买条鱼,总不能提着一堆肉跑东跑西吧?所以货币就出现了,一开始的货币是贝壳,后来发展为铜币。当然还有人脑洞大开,用纯铁做过货币,但没几天就锈了,实在是太low,后来就弃之不用了。
人类世界的语言风俗都不一样,但没人不喜欢金子银子。人们也发现,还是贵金属做货币更带感啊。我们在《水浒传》里经常看到,拿一把碎银子,就能打上点酒,还能买上几斤牛肉。但金银怎么着也是重金属,携带起来不方便,而且还容易被抢。那怎么办呢?还是咱们中国人聪明,用纸币代替了金银,一张纸币可以兑换多少两银子,写得清清楚楚,从此纸币就流传开啦。
差不多就是中国人发明了纸币后的两百年左右,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接下来,许多西班牙的亡命之徒就一批批地去美洲探险,他们带着《圣经》、刀子和火枪,到处烧杀抢掠。在15-17世纪的几百年间,西班牙人征服了今天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他们从当地人手中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富,举国疯狂。钱多的没地方花怎么办?当时的观点认为,只要掠夺到的贵金属越多,人们就能铸造更多的钱币,自然也会变得更加富有。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人们拥有了更多金银铸币,但是过量的货币供应导致了通货膨胀和金银的贬值,结果不仅没富有,反倒是赔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您呐,货币值钱,不是因为它们的铸造材料有多么贵重,您看现在的钱不是纸就是钢。但这些低成本材料制成的货币之所有那么大的权力和价值,是因为人们愿意用商品或服务来交换它。如果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长期超过了正常交易的需要,那么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那时候不管它是金的还是银的,该贬值就是得贬值。换句话说,货币的价值不是来自于铸造材料的价值,而是来自于社会对它价值的肯定和信任。现在甚至连虚拟的货币都出现了,不照样用的好好的嘛。
信任是货币价值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我们相信手头的货币会保持现在的价值,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央行不会像几个世纪前的西班牙人那样往市场上投放过量的货币。我们相信银行可以保证我们的存款安全,同时银行也相信我们会按时归还贷款。如果金融市场上缺乏这种基本的相互信任,那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纸币不过是一张张印着花花绿绿图案的废纸罢了。
-
-
3.信贷体系可以创造货币,并提供给金融市场
-
我们去买房时,土豪往往是全款买,但一般人还是要去借钱、贷款,这依赖的是什么呢?依赖的就是信贷。信贷体系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和科学革命、技术进步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早期的借贷形式在古美索不达米亚就已经出现,历史不及格?不知道这是哪里?就是周杰伦唱《爱在西元前》的那个地方嘛,两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一带,那里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当时的律法规定,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储蓄借给他人。借完钱后,债主会得到一些粘土板,上面用楔形文字清楚地刻着别人欠了他多少钱。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些粘土板的作用类似于现在人们通常使用的欠条。
但欠条毕竟还是土鳖了点,所以随着银行业的兴起和发展,这种借贷的简单过程最终演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熟悉的信贷体系。
银行是创造信贷的源头,并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市场上的货币量,并提供给金融市场。您可能就会问,货币不是印钞厂印刷出来的吗?为什么银行又能扩大货币量呢?其实呐,银行玩的那一套,要比印钞厂那简单粗暴的方式要来得精明多啦。
那么银行是怎么玩的呢?货币量的扩大意味着,信贷是可以创造出货币的。比如说你往甲银行里存了100块,他们会从中留下了10块钱作为存款准备金,然后把剩余的存款都用于放贷。得到了这笔贷款的人很可能把这笔钱再存进乙银行,那么乙银行就收到了90块钱的存款。毕竟是同行,和甲银行一样,乙银行也留下10块作为准备金,并把剩下的80块钱贷出去。
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100块,加上第一次放出的90块贷款,加上第二次放出的80块贷款,信贷体系中的借贷循环把100块硬生生地变成了270块!这就是银行的玩法,这样一来,货币的供应量就大大增加了。
这对于金融市场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创造出来的货币可以被用于投资或者购买商品。如果没有这种借方和贷方之间的关系,整个金融系统就可能会因为缺乏货币供应而停止运转了。
-
-
4.金融体系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全球金融市场,和历史悠久的老牌金融机构
-
我们现在借钱、贷款、买股票、买保险等等金融活动,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其实这可是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啊!您今天买个保险,您要知道,这里面可是凝结了数百年人类的智慧呢!
现代的金融制度源于西欧和北美,而它的发源地则是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中世纪的意大利可谓是有钱有文化,人家不仅是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也因其联结亚欧非的地理位置,享有得天独厚的对外贸易优势。
当时从西欧去东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坐船啦。其实当时的欧洲除了点木材乳酪之类的,那真是没啥特产啊,他们需要东方的财富、香料、丝绸、瓷器、奢侈品,等等等等。而意大利呢,正好就在西欧和东方之间,双方的交易给意大利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促进了意大利金融、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意大利,聚集了东西方的大批商人,他们对于短期资金具有较大的需求,这就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在意大利的诞生。在哪儿呢?水城威尼斯呀!
银行对于金融系统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它们通过放贷为金融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资金。金融制度的第二个大发展是债券和债券市场的发明,这一发展是受到战争的催化作用而实现的。债券是在哪里出现的呢?不瞒您说,还是在意大利。
让我们再一次回想中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还没统一,几个城邦间不断地打来打去。打仗靠什么?钱啊!雇佣军队要钱,买武器也要钱啊,而且这笔开销还很大。怎么做才能筹集到那么多钱呢?行政官们很快想到了一个募集资金的好方法。他们以城邦的名义向社会出售固定利率的债券,也就是说,公民只要买了债券,就可以和政府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并在债券到期之后得到本金和相应的利息。这种公债可以在债券市场上进行流通,公民也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向他人转让。这样一来,债券和债券市场第一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有了债券,自然地就催生出了股票。不过这一次不在意大利了,那时候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他们对来往的商队收取重税,还在地中海上到处打劫,等于是阻断了东西方商路,所以意大利自然而然地衰落啦,欧洲金融的中心就转移到了西欧。
17世纪,西欧的荷兰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宣告了金融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突破。这种新的公司和别人不一样,说白了就是他们的CEO脑子活络,通过卖股票进行筹资,而认购股票的人以其拥有的股票份额对公司享有一定的所有权。当然,公司的股票也是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的。事实证明,这种融资手段的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股份制很快就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开来。
又过了一个世纪,到了18世纪,保险公司出现了,可能您不太喜欢保险公司的销售电话,但您要知道,在金融体系中,保险公司可是非常重要的!保险公司对客户的风险投资组合进行金融分析,通过保费和赔付制度提供了一种规避资产管理风险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以钱生钱。到了20世纪,政府也逐渐开始重视金融领域,并在金融市场中担任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政府肯定更聪明,他们又捣鼓出了一个新的玩钱方式。那就是房地产。最终,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房地产市场在经济管制和政府激励下开始了大规模扩张,大量的房奴也随之诞生。
总的来说,银行、债券和债券市场、股份制和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些市场上的机构构成了现代的金融体系。
-
-
5.筹资,尤其是通过贷款筹资,是脱贫的的最有效的途径
-
我们经常听说一些银行家贪婪成性的故事,比如说,无奸不商啊,比如银行家都是吸血鬼,他们一个劲地压榨贫穷的劳动人民,等等。但这些故事说的有点过啦,实际上就是过度地维护了弱者,并且对社会金字塔中自下而上吸纳并集中财富的金融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
与这些故事所表达的含义恰好相反的是,金融体系事实上为国家、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摆脱贫困,从而在坚实的财政基础上走向繁荣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比如说,银行鼓励储户把积蓄存进去,这样它们就可以把这些钱贷款给有资金需求的人或机构。如果人们不把钱放在银行,那么它们就会烂在家里,要么被老鼠蟑螂啃烂掉,要么就被拿去花掉。但这些钱变成银行存款后,它们就能被其他人所使用,变成了活钱,从而变得具有流动性,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因为没有可靠的保障,穷人很难通过正规的渠道借到钱,但又急需用钱,这时候那些放高利贷的人就出现了。穷人为了满足当前急需,往往会被迫接受一个非常高的利率,而一旦还不起,就会受到惩罚,甚至被暴力逼债。这一行越做越大,还催生了“讨债公司”,令人哭笑不得。
而信贷体系下,人们被允许用自己的信用作为保障制定长期的理财计划,比如现在的一些贫困地区出现了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向穷人提供小额贷款,接受贷款的人中以孤苦无依的贫穷女性居多。她们可以用这些贷款买一些牲畜去养殖,挣一点小钱,或者拿它做一些小生意。对于这些贫苦的人们来说,这可都是救命钱啊!一份小量的信用贷款,往往就能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改观。
-
-
6.金融制度越完善,社会才会越繁荣
-
现在咱们是可以轻松地去银行贷款了,但在中世纪的封建经济这个金融制度效率低下的社会经济里,资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官僚阶层控制了金融资源,造成了金融资源的无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制度是停滞的,缺乏了内在的推动力。
打破了封建制度的枷锁之后,在西欧兴起的金融制度在资本自由化流动方面的限制是最少的,没有了官老爷们的干预,它也就实现了金融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同时,一个社会或国家如果能利用西方现代金融模型进行操作和分析,它就更可能迎来经济的繁荣。但我们也要注意了,这种繁荣有时是以损害他人为代价的。
这些更有效率的国家会把资本的触手伸得更长,到那些不能很好地配置资源的国家里去寻求更多的资源和获利空间。一开始还是倾销商品,但随着帝国主义的兴起,这种意图变得更加赤裸裸了。帝国主义一边利用金融实力制造长枪大炮,一边在金融市场上掠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当这些较落后的国家被越来越深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后,它们不得不面临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迫于制度和基础的薄弱,被帝国主义所压榨和奴役。但是,帝国主义也并非是长盛不衰,在竞争中,它们最终也会走向战争,最后走向崩溃,并被更好的更具有竞争力的金融形态所取代。我们只能说,真是大快人心啊!
-
-
7.金融体系是人性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映射甚至放大行为中的非理性和不公的一面
-
听了这么多,您可能会问,那么西欧的金融体系就是最好的咯?其实啊,没有一个金融体系是完美无瑕的。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的控制者、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都是人,而只要是人呢就一定会有非理性的一面,也就一定会犯点错。而这些非理性的错误和不平等的现象往往会集中反映在金融体系中。
首先,在金融市场上,回报收益的分配不是完全平均的。那些对金融世界有着更深认识、具有更好的操作技能的成功人士,往往会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其他人得到的回报相比之下就会更少。这种不平等不能被消除,因为它源于金融体系的最深层,就像导致不平等的天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一样。
就像咱们会在情绪上有波动一样,金融市场也会有高峰和低谷。投资者的信心是很脆弱的,没有人可以预测到未来会发生什么,要不然就成神仙了。
而当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金钱挂钩时,投资者就会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之间无家可归,这时他们就更容易对金融市场的波动产生过激反应,从而使得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剧。比如股市一跌,立马许多人疯狂地抛售,这就是散户的悲哀啊。
-
-
8.股票市场很容易产生泡沫,而所有的泡沫最终都会破裂
-
我们刚刚提到了股票。您有没有觉得,股票市场有时就像一个气球?当市场信心很足时,股票价格不断被推高,市场膨胀,结果就走向了虚假繁荣。而当市场信心不足时,投资者争相撤资,股价不断下跌,市场就趋于紧缩。
有时,股票市场的通胀指数可以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以至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高股价的状况。就像一个过度充气的气球,会因为无法承受内部气体的巨大压力而“啪”地一下爆裂了,市场立刻走向崩溃,股价暴跌。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股市泡沫。您是不是想到去年的股市啦?没准还有人被套牢了呢。
股市泡沫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金融现象,它们通常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也很好确认。但是人们往往被高涨的股票冲昏了头脑,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再涨呢?结果一不留神就踩入了泡沫的陷阱,输得血本无归,集体上天台。
产生股市泡沫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人们没有充分理解金融体系。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忽略了股市的筹资本质,而片面地把它作为投机盈利的工具。他们沉浸在高利润和高回报率的美梦中,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把钱砸进股市,在这种非理性的目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下,泡沫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市、成为股民,市场不断地膨胀,股价不断地推高,未来显得一片光明;而有朝一日泡沫破裂,跌得最惨的还是散户呐。所以说,股市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
-
9.私立保险制度和福利国家制度,并不能完美地最小化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
-
聊完了股票,咱们就来谈谈保险。现代的私立保险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8世纪,地点是英国的苏格兰。比起那些为了经济利益的股票啊、债券啊,保险的发明带有温暖的色彩。两个具有叛逆精神的酒鬼牧师,他们想通过保险制度来为丧失亲人的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他们把人们为了逃避风险愿意多付出的那一部分钱收集起来,一起放到一个资金池里拿来投资,用这些投资的回报来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成员。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保险的运作模式。
这种新型的保险体系为遭遇不幸的人们提供了经济援助,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躲避了经济困难。这种私立性的商业保险很快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到了19世纪,它很快就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不过,商业保险的受众远不能覆盖所有的人。其实商业保险也不便宜啊,总会有一些人因为实在太穷而买不起保险,或者太懒而不愿意花时间买保险。懒鬼我们另当别论,对于那些穷人来说,买个保险可能会让他们更穷,反而得不偿失。
那么怎么办呢?不久以后,政治家们发现通过给这些买不起商业保险的人提供保险,他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威望,而且能获得更多的选票,因为无论你是穷还是富,选票都只有一张呐。如果有了穷人们的支持,政治家就更可能在大选中胜出。
于是,这批政客发明了福利国家制度,希望通过全民医保、社会养老金和义务教育等政策来最小化人们的风险。比如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北欧国家挪威、瑞典、芬兰,就是所谓的福利国家,从生到死的费用,政府都给你包了。
但是福利国家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政府需要征收更多的税才能承担这笔开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这些国家的税很重。以瑞典为例,他们最高收过57%的个人所得税。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交给国家啦。
其次,因为有了全民性的保障,个人可能会把收入更多地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从而加大了未来发生资金不足的风险。再次,这种福利制度也催生了不少不工作的懒鬼,他们宁愿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反正政府会给救济的。最后,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加剧,大幅增长的医保和养老金开支,成为福利国家肩头不得不挑的沉重负担。
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有一种声音在激烈地反对福利国家制度。这些国家也在反思,他们已经在尝试撤销福利制度的某些部分,来激励人们重新用自己的能力来对抗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过总的来说,这种打过折的福利,还是让我们羡慕嫉妒恨啊!
-
-
10.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管制,说明政治决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经济效果
-
好啦,估计您憋坏了,会问我们,怎么还不聊房地产呢?别急,马上来啦!
在历史上,政治目的和经济事实有时会发生奇妙的碰撞。如果您不信,我们不妨来看看20世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政府,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政府,长期以来追求的都是提高人们自有房屋的比例。这是因为它们相信,拥有房产的人会更加自食其力,并且比租房的人拥有更大的资金安全性。但是,尽管这种房产私有化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可能会导致经济上的不均衡现象。
比如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是1929年的大萧条之后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可怕的经济危机了?这一切的根源,正是美国政府对房产市场的不合理管制。
在2003年的一次增加自有房屋比例的努力中,美国当时的小布什政府提倡了一种次级贷款方式,也就是说通过放松贷款的信用要求,那些通常来说被认为风险过高而不能获得贷款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准最低贷款利率获得房屋贷款。也就是说,屌丝也能买房了!
您就会问,难道这不是好事吗?我原来买不起房,现在买的起了,这多好啊!从政治上来说这确实不错,但是从金融实践上看,这种次级贷款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该穷的人还是穷,除非有一种类似点金术的魔法,能让他们脱胎换骨,吊死变身高帅富。可能吗?肯定是不可能啦。
结果呢?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因为最初发放贷款的机构知道这些借款人不能及时还款的风险很高,因此他们会把贷款重新打包出售给其他不知情的机构,次级贷款的风险就这样被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是梦就总会醒,当次级贷款的浪潮一过,当还款的期限越来越近,借款者发现自己不能按时还给机构本金和利息时,房价就开始暴跌。从全球范围内看,各种机构都有无数的应收账款成为了呆账坏账,金融危机由是席卷了整个世界,带来了世界级的大萧条。
而谁又能想到,这场破坏性极大的金融浩劫的根源,竟来自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横加干涉呢?那我们现在的房价为什么疯涨呢?比如说广东深圳?比如说安徽合肥?呵呵,我们不说,请您自己去猜。
听到这里,相信听众朋友们对金融体系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知道到,近几个世纪发展起来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不平等性、不稳定性,而且有着自己的规律,很难通过人为方式进行控制。但是,它同样为资本的创造的分配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而资本的有效配置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金融的线索。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体系的进步,这种作用是相互的,金融体系也反过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并展现了金融制度和货币本身如何在自身具有潜在危机和不平等倾向的情况下,是如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的。
作者尼尔·弗格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也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他著有多部畅销书,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参与制作拍摄了几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2004年,尼尔·弗格森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在西方文明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对金融和金融家经常性的敌意始终存在。这种敌意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金融家借助放贷维持生计,是千方百计依附于农业与制造业这两种“真实”经济活动的寄生虫。
● 尽管我们对“不义之财”存在根深蒂固的成见,但货币是人类进步的根源。
● 与那些要榨干负债累累的家庭的最后一滴生命之血,或者拿孤儿寡母所有储蓄去投机的吸血鬼不同,金融创新始终是人类进步(从物质极度匮乏到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高度繁荣)绝对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