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赐的乘龙快婿
-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终身未婚,却写尽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乡绅家庭女性的婚恋现实。她逝世时年仅41岁,终生只写了六部作品,但每一部都成为经典,是英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轻松诙谐,而且暗含讽刺,洞察力惊人。
好啦,接下来就请跟随我的声音,一起走进简•奥斯汀的文学世界。
世界上有钱的单身汉总得娶个太太,这是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住在浪博恩的班纳特太太就是这样想的。
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条更残酷的真理,那就是:凡是没有财产可继承的年轻女子,她们都得找个丈夫。
班纳特太太就有五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先生有一份产业,每年两千磅的收入。这个收入让班纳特一家的日子过得舒适又体面,有自己的常备马车、自己的厨子,请朋友吃饭的菜肴也端得上台面,算得上当地的望族。但是在当时的英国,家族产业实行长男继承制,班纳特太太始终没生一个儿子,也就是说,丈夫百年之后,家族的产业就全都要落到侄子的名下,母女六人只得靠母亲总共的四千英镑财产过活,还得被赶出自己住惯了的宅子,那日子……简直想都不敢想。
要预防这种可怕局面的发生,只有在班纳特先生去世前,把五个女儿全都门当户对地嫁出去。
班纳特太太凡事喜欢唧唧喳喳,经常在公共场合冒出些粗俗话语,让女儿们尴尬。她父亲和弟弟都是律师,妹妹嫁了个在伦敦做生意的商人,在当时的英国,这都是不怎么让人瞧得上的职业,尤其是在有世袭家产的绅士、贵族眼中,绝不是合适的联姻对象。年轻时,班纳特太太靠着活泼与美貌,迷住了班纳特先生,结下了一份好姻缘,因此对自己的女儿们,也有一种谜之自信。
当然啦,她的五个女儿也长得非常好看!尤其是大女儿吉英,那份美貌和气度不亚于任何一个能进宫觐见的淑女。三女儿曼丽饱读诗书,足以弥补自己不够漂亮的缺陷。四女儿吉蒂和小女儿莉迪亚跟妈妈最像,对舞会十二万分地热衷,喜欢跳舞的女孩又怎么会没有好运气呢?唯一有点讨厌的是牙尖嘴利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但就算是她,长得也不差,没准也会有个怪癖的绅士看上她呢?班纳特太太抱着这样的指望活到了四十多,眼看着大女儿吉英到了出阁的年纪,十里八乡却没有什么出色的年轻人。指望朋友们做介绍?别做梦了。经常来往的卢卡斯爵士只有一个女儿,好朋友郎格太太自己还有两个亲侄女呢。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听说尼日斐花园搬来的新租户彬格莱先生正是一位有钱的单身汉时,她的心情有多么激动,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真是女儿们的福气!”班纳特太太喊道,并催着丈夫赶紧去拜访新邻居。她说,“我只要看到一个女儿在尼日斐花园幸福地安了家,看到其他几个也嫁得这样门当户对,此生就没有别的奢望了。”
很显然,从这一刻开始,在班纳特太太眼里,彬格莱先生已经成了她某一位女儿的私产。
不过,就算彬格莱先生知道班纳特太太的想法,恐怕也不会生气,一来他这人性子非常随和,二来他对班纳特五姐妹的美貌也早有耳闻。所以,当班纳特先生先生来拜访过后,他也回拜了班纳特家,答应参加下一次的公共舞会,并很快采纳了班纳特太太的提议——在尼日斐花园也办一场舞会。这可把大家乐坏了,要知道,喜欢跳舞可是通向谈情说爱的第一步。
可是,传闻又来了:彬格莱先生去了趟伦敦,将会带七男十二女来参加舞会。这可让虎视眈眈的未来岳母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幸好,到了舞会开始时,跟彬格莱先生一起走进大厅的,只有两位女子,而且都是他的姐妹,姐姐已经成婚,嫁给了一位混吃等死的赫斯脱先生,妹妹尚待字闺中。
两位彬格莱小姐都有两万英镑的财产,谈吐气质都十分高明。她们的兄弟彬格莱先生,也是和蔼可亲,一点不摆架子,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不过,所有这些人比起他带来的那位朋友,通通黯然失色。谁呢?达西先生。他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在德比郡的彭伯里有一处美丽的庄园,重点是:
他一年有一万英镑的净收入!
-
-
2.舞会上的讨厌鬼
-
差不多有半个晚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达西先生身上,男人们赞他一表人才,女宾们说他比彬格莱先生漂亮得多。他迅速地赢得了所有人的爱慕,也迅速地失去了这一切:因为,舞会还没结束,大家就发现,他为人傲慢,谁也巴结不上。
这种落差让人们对他的爱慕变成了厌恶,就算他在德比郡有再多的财产,也挽救不了大家对他的坏印象。而所有人的厌恶加起来,可能也不及班纳特太太一个人的深:因为,达西竟然得罪了她的一个女儿。
事情的起因是跳舞。
舞会当天,因为男宾少,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有两场都没人邀请跳舞。
与此同时,达西先生却几乎没有跳舞。他只跟彬格莱家的两姐妹,分别跳了一场。别人劝他跟别的小姐跳个舞,他死也不肯。达西先生说他讨厌跳舞,尤其讨厌跟陌生人跳。除了彬格莱的两个姐妹,跟这屋子里的其他女人跳舞,都是让他活受罪。彬格莱先生马上反对,他说这屋子里的姑娘们都很漂亮,尤其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而且,坐在那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也很迷人。
达西冷冷地向伊丽莎白瞅了一眼,说道:“她还可以,但还没漂亮到能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你还是回到你的舞伴身边去吧,犯不着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
如果是别的女人听到这种评价,恐怕当时就悲愤欲绝了;但是,伊丽莎白个性活泼,对任何好笑的事都非常感兴趣,她把这段话当作笑话,告诉了她的好朋友、卢卡斯爵士的女儿夏绿蒂。当然,她对这位达西先生,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好感了。
得知达西先生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班纳特太太简直要气到原地爆炸。她要伊丽莎白保证,下次舞会的时候,绝不跟达西先生跳舞。
伊丽莎白觉得好笑,很显然那位高傲的先生不会邀请自己。但是,她也仍然郑重其事地向母亲保证说,绝对不会跟达西先生跳舞。
-
-
3.老天的安排,不如老妈的安排
-
在那场众望所归的舞会上,除了伊丽莎白,班纳特家的几个女儿都很开心。吉蒂和莉迪亚在每一场舞上都有舞伴,曼丽则听到别人说她是这一带最有才华的姑娘。不过,最得意的还是大女儿吉英。人人都说再也没有比她长得更美的淑女了,显然彬格莱先生也这样认为,因为,他邀请吉英跳了两场舞!
两场舞啊,什么概念?在班纳特太太的眼里,这就相当于彬格莱先生明天——最多下个月,就会上门求婚了。
伊丽莎白也很为姐姐高兴,她看得出来姐姐也对彬格莱先生颇有好感。姐妹俩私下聊天,总是三句不离彬格莱先生。不过,伊丽莎白也有点为姐姐担忧,因为,彬格莱先生的那位朋友和他的两个姐妹,都不是好惹的。
但是吉英却认为,彬格莱的两位姐妹和蔼可亲。
吉英把两位彬格莱小姐当成朋友,两位小姐也暗自把她和伊丽莎白列为班纳特家唯一可以交往的人士。只要不提她们那位愚蠢的妈妈、三个举止失当的妹妹、性格古怪的爸爸,以及在伦敦那些不入流的亲戚!两位富有又高贵的小姐,并不反对在乡下无聊的日子里,喊上一个“甜姐儿”来消愁解闷。
没错,她们背地里,就管吉英叫做“甜姐儿”。当然,她们也发现自己的兄弟对这位甜姐儿很有好感,但这件事她们并没有认真对待。当她们俩在尼日斐花园闲得快要吵架时,便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吉英,邀请她过来作伴。
这个请求,班纳特太太当然代女儿一口答应了。
出发当天,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可是,班纳特太太夹缠不清、装疯卖傻,就是不肯让女儿乘马车过去。她嚷嚷着:“彬格莱先生的马车要送他的朋友们去镇上,赫斯脱夫妇又是有马无车。你爸爸呢,我包管他匀不出几匹马来拖车,因为农庄上正要用马。”
不管班纳特先生怎么保证农庄今天正好不要用他的马,班纳特太太都拒绝相信。
没办法,最后吉英只得骑马出门,亲妈把她送走之前,还高高兴兴地说了一通祝天气马上变化的疯话。事情也果真如她所愿:吉英出门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班纳特太太喜滋滋地想,这下她不得不在尼日斐花园过夜了。
事情的实际发展比想象的还要顺利:吉英被雨一淋,得了重伤风,不得不在彬格莱先生家住上一周。
班纳特太太气定神闲,伊丽莎白心急如焚,一定要去照顾吉英。
没有马车,她就走路去。
没想到,她这一去,又牵出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
-
-
4.达西先生的心思
-
前面说了,达西先生在舞会上得罪了伊丽莎白,认为她长得不过“还可以”,不愿意跟她跳舞。
说真的,他一开始的确不认为她有多漂亮,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也是带着吹毛求疵的眼光去看待她,但是,尽管在朋友面前、在他自己心里,他都说她的面貌一无可取,可是眨下眼的功夫,他就发现她那双乌黑的眼睛美丽非凡,衬得她整个脸蛋儿极其聪慧。她的身材虽然这儿不匀称,那儿也不匀称,却体态轻盈,惹人喜爱;她虽然缺乏上流社会的翩翩风采,可那种落落大方、喜欢打趣的态度,又着实迷住了他。
换句话说,伊丽莎白在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已成了达西先生的意中人。
达西先生既然动了心,自然希望跟伊丽莎白深交。只可惜,他创造的机会,伊丽莎白毫不领情。上一次卢卡斯爵士请客,达西请伊丽莎白跳舞,伊丽莎白却像看见妖魔鬼怪一样,忙不迭地拒绝了,哪怕卢卡斯爵士从中撮合,她也绝不让步。
她的拒绝倒是没让达西先生有一丝一毫的难过,因为,骄傲的达西根本不会想到还有人会讨厌自己。他还在高高兴兴地想念着伊丽莎白,这副反常的神态被彬格莱家未出阁的小姐发现了——忘了说,这位小姐正在追求达西先生,而且她的追求明目张胆,人人都能看出来。
“你在想什么?”这是一个热情的女人对一个冷漠的男人能问出的最愚蠢的话,但彬格莱小姐就这样问了。
达西承认他在想着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
彬格莱小姐大吃一惊,她实在没想到,在这个乡下地方居然还有人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天,彬格莱一家正在吃早饭,门厅通报伊丽莎白•班纳特小姐独自前来了,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显然,她没有乘马车也没有骑马,独自赶了五英里泥泞的路,就是为了来看望她的姐姐——这一切说明她俩姐妹情深。但是这一切,在彬格莱小姐的眼中就变成了十足的粗野,缺乏教养,伊丽莎白刚一上楼,她就对她大肆攻击,说她的衬裙上起码积了六英寸的泥。
“我担心,在见过了她肮脏不堪的这一面之后,会影响你对她那双美丽眼睛的爱慕吧?”彬格莱小姐阴阳怪气地对达西说。
“没有一点影响。她跑过这趟路后,那双眼睛更加明亮了。”达西回答。
这下,彬格莱小姐气得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伊丽莎白终于见到了姐姐吉英。本来打算下午就走,可是吉英病情沉重,她也不得不耽搁下来。彬格莱先生对吉英真心关切,对她的妹妹也是礼敬有加,但这个家里另外的成员可就不这么想了。只要伊丽莎白一离开客厅,彬格莱小姐和赫斯脱太太就会拿她妈妈没教养的举止、还有她们家那些微贱的亲戚开玩笑。
随后几天,吉英的病反反复复,总不见好,伊丽莎白也不得不在尼日斐花园一天天耽搁下去。在这段时间,她愈发明确了自己一开始的判断:彬格莱先生对吉英一往情深,但他的两个姐妹的确不是什么好人。尤其是还未出嫁的彬格莱小姐,她对达西先生那副穷追猛打的架势真让人看了好笑,她那嫌贫爱富、尖酸刻薄的劲儿又让人吃不消。她露骨地恭维达西先生拥有的彭伯里庄园,拼命赞扬达西先生的妹妹达西小姐,既长相美丽,又知书达理、多才多艺。虽然没有明言,但意思很清楚,那就是班家姐妹跟达西小姐根本不能比。
达西先生一边不冷不热地应对彬格莱小姐的追求,一边不由得把心思放在了伊丽莎白身上。相处的时间愈长,他愈是发现了她的优点。相比彬格莱小姐对他的一味讨好,伊丽莎白言语行动上时不时跟他对着干,他却丝毫不以为忤。有一次,两人差点吵了起来,那是围绕着彬格莱先生的性格。
那天早上,班纳特太太来访,她请求彬格莱先生在尼日斐花园长住。但彬格莱先生却难以承诺这样做,因为他说,他是一个喜欢心血来潮的人,如果他忽然想离开尼日斐花园,五分钟之内就能说走就走。
到了晚上,众人重拾这个话头,达西先生说,彬格莱先生如果在出发时有朋友要求他留下,他也会马上改变主意。
彬格莱开玩笑地说,除非这个朋友是达西,因为他比自己高大许多,自己习惯什么都听他的。
伊丽莎白因为姐姐的关系,一直很喜欢彬格莱先生,又一直讨厌傲慢的达西先生。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她实在忍不住要帮彬格莱先生说说话。她说,尊重朋友的意见,应该是彬格莱先生的一个优点而不是缺点,而在她看来,达西先生可没有这样的优点。
达西先生也承认,对自己的头脑跟判断都很自信,当他决定了什么事,喜欢或者讨厌了什么人,那就永远不会改变。
“是吗?”伊丽莎白喊道,“那么一个人应当非常小心地不去招你反感才对啦?”显然,伊丽莎白的话锋里有些讥讽的意味。
达西不禁有些懊恼。他觉得自己对伊丽莎白未免太亲近了些,她那些直来直去的谈话,虽然不是很中听,却像她明亮俏皮的眼睛一样,让人上瘾。因此他决定,在伊丽莎白走之前,都不要跟她再说一句话。伊丽莎白呢?她虽然留意到达西先生喜欢注视自己,但她绝对没有把那注视与爱慕之心联系起来,还认为那是因为自己特别烦人的缘故。她满心牵挂的,只有姐姐和彬格莱先生的姻缘,她衷心希望自己的姐姐能得到幸福。
然而,她却不知道,这段姻缘已经被蒙上了阴影,而那阴影,就埋在她跟达西先生的一番争吵里。
-
-
5.传说中的继承人出现了
-
班纳特家的两个女儿返家的第二天,班纳特先生忽然告知,有一位客人要来。班纳特太太还以为彬格莱先生终于要来家里吃饭,一下子喜不自胜。而班纳特先生却说:要来的人,正是他从未见过的表侄柯林斯先生。
这个人可是班纳特太太平生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因为,班纳特先生百年之后,他就成了班纳特家产业的继承人!
眼看太太的歇斯底里症要发作,班纳特先生只好出言安抚,说这位先生非常殷勤,又春风得意,刚刚蒙一位大财主德•包尔夫人之恩受了圣职,担任了教区牧师,他之前来信,对自己继承遗产一事表示万分抱歉,并暗示将给几位可爱的表妹以补偿。
班纳特太太听到“补偿”二字总算平静了一点,伊丽莎白却不以为然。她问,如果法律此刻规定柯林斯先生可以放弃继承这笔产业,他是否会放弃?如果不会,那么他说的抱歉啊、补偿啊,就都是空口白话,反而显出这人的虚伪。
班纳特先生的看法与伊丽莎白一样,不过,他不会放弃拿这位表侄取乐的机会。柯林斯先生如约到来,二十五岁,身材高大,略有一点点肥胖。按理说,他已故的父亲对他管束非常严厉,他为人本应十分谦卑;但他既然受到了恩主的赏识,年纪轻轻就拿到一份优差,这份谦卑便又转化成十足的骄傲。他这次来班纳特府上,倒的确是出于好意,或者说为了一桩两全其美的好事:他早就听说班家五位小姐的美名,为了自己与她们的幸福,他决心娶其中一位为妻。
班纳特太太看出了柯林斯先生的来意,对他的态度立刻大为改善。不过,当柯林斯先生暗示自己看上了大姐吉英时,她果断表示:那可不行!吉英可能马上就要订婚了!
柯林斯先生马上把目标转向伊丽莎白。但是伊丽莎白对他这个人非常厌恶,第一她讨厌蠢人,第二她讨厌趋炎附势的小人,柯林斯先生把两样都占全了。她还一直纳闷,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得到圣职呢。直到有一天,听到柯林斯先生亲口说自己会提前想好一些恭维的话,写在小本子上背熟,等见到德•包尔夫人和她的女儿后,便挖空心思、假装自然地说出来。
这一下,她可知道这位先生是靠什么飞黄腾达的了。
-
-
6.伊丽莎白的芳心
-
为了躲避柯林斯先生,伊丽莎白甚至愿意跟两个小妹妹去麦里屯拜访新驻扎到此地的军官们。要说起这些军官们,那可是吉蒂和丽迪雅的心头好,她们甚至还不成体统地要求彬格莱先生在尼日斐花园开一场舞会,邀请所有帅气的军官们。
伊丽莎白对妹妹们的军官狂热症颇有微词,班纳特太太却一味护短,认为那些军官都是体面人,而且,如果有一位单身的军官年收入有五千磅,她绝对不会反对女儿嫁过去。不过,伊丽莎白万万没想到,她这一趟探望军营,居然见到了一个极有魅力的陌生人。这个人,不仅英俊潇洒、令人爱怜,而且,他还了解达西先生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
此人名叫韦翰,是驻扎在镇上某团的上尉军官。伊丽莎白与他在街上谈话时,碰巧彬格莱和达西骑马路过。两人停下来与伊丽莎白打招呼,也看见了韦翰。
韦翰愣了一愣,向达西先生施礼。而后者只是勉强地按了一下帽子回礼,便策马而去,简直毫无风度。
韦翰不禁苦笑,他主动向伊丽莎白坦白,自己的父亲曾是达西父亲的账房,工作鞠躬尽瘁,已于多年前过世。老达西先生对他十分疼爱,不仅照顾他的生活,临死前还特意叮嘱儿子,已为韦翰预留了一份俸禄优厚的牧师职位,一旦原来职位上的牧师去世,韦翰便可以去顶替。可是出于长久的嫉恨,达西先生竟将那个职位给了别人。
事到如今,韦翰什么都没得到。他有些惆怅地对伊丽莎白说:“如今我落到这样的境地,完全是拜那位高傲的达西先生所赐啊。”
伊丽莎白义愤填膺地喊道:“那你为什么不去申诉?至少应该让他在公开场合丢脸!”
韦翰说,他不愿意让去世的老达西先生蒙羞,宁愿将这桩痛事埋在心底。他的这份胸襟让伊丽莎白更加敬重。因为想要再见到他,伊丽莎白问韦翰是否会参加尼日斐花园的舞会。
韦翰略有犹豫后便坚定地回答,他决不惧怕与达西先生会面。
“如果我们在某一个场合共同出现会令他感到不自在的话,那么走的人,应该是他。”韦翰说。
这番话当真说得光明磊落,无可挑剔。伊丽莎白在回家的路上,发觉自己总想与两个妹妹谈论韦翰,原来不知不觉间,她已对韦翰动了芳心。
-
-
7.最难堪的舞会
-
尼日斐花园的舞会时间确定了,伊丽莎白忍不住想,她一定要与韦翰跳头两支舞。然而,柯林斯先生捷足先登,首先邀请伊丽莎白跳了头两支舞。
伊丽莎白对柯林斯先生,确实是厌恶透顶。但他是家里的客人,实在不好拒绝。另外,对柯林斯先生求婚的打算,伊丽莎白也有所察觉,再加上她妈妈整天在她耳边嘀咕,说如果他们俩结婚,当妈的会很喜欢。不过伊丽莎白个性开朗,绝不会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妄自烦恼,她心想等到柯林斯先生真正开口,再去应对也不迟。她现在最关心的,是出席舞会时要好好打扮一番,将韦翰的心彻底征服。
然而韦翰却并没有出现在舞会大厅。他的一位军官朋友饶有深意地说道:“我想,他要不是为了回避这里的某位先生,绝不会这么凑巧,偏偏在这时候,因事缺席。”
“这位先生”不是达西还有谁?伊丽莎白真是好不气恼。
没等到心上人,还不得不跟讨厌的柯林斯先生跳头两只舞,伊丽莎白只得化愤怒为吐槽,对自己的密友——卢卡斯爵士家的夏绿蒂小姐,将这位表哥的可笑之处尽情嘲笑了个遍。当然,她也少不了说起达西对韦翰的恶行,因为她天性爱为人打抱不平。当达西过来邀请她跳舞的时候,如果她不是正在说他的坏话,一定能想出合适的理由来拒绝——可她居然慌乱之下就答应了,真是见了鬼。
伊丽莎白正在为自己打破誓言跟达西跳了舞而懊恼,没想到达西又过来,请她再跳一支舞。这一下,夏绿蒂•卢卡斯小姐可是瞧出了一点端倪,赶紧劝好友不要为了韦翰而得罪一个身价比他高出十倍的人。伊丽莎白虽然遵她的嘱咐没有拒绝与达西跳舞,可是,跳舞的时候她存着促狭的心思,不仅要逼得达西说说话,而且,还有意无意地把话题扯到了韦翰身上。
提起韦翰,达西的面色变得阴沉了。
过了好一阵,达西才勉强说道:“韦翰先生生来满面春风,交起朋友来得心应手。至于他是不是能和朋友长久相处,那就不太靠得住了。”
伊丽莎白不禁嘲讽地说,“他真不幸,竟失去了您的友谊,而且弄成那么尴尬的局面,可能会使他一辈子都感受痛苦。”接着,伊丽莎白又问达西,她记得他曾说过,自己如果对谁有了恶感,就会永远地厌恶下去,真的是这样吗?
达西回答:是这样。他不会轻易与人结怨,但一旦决定讨厌某个人,就绝不会改变。
谈话没再继续。伊丽莎白心里有些刺痛,她从达西的态度里,没有看出一丝一毫对伤害了他人的愧疚,有的仍然只是傲慢与自负。这场舞会,伊丽莎白原先对它期许甚高,现实却全都是不快和失望。而更让人丢脸的事情还在后头。
她的表哥,柯林斯先生,发现达西先生竟然是自己最敬重的女施主德•包尔夫人的姨侄,于是他不顾伊丽莎白的劝阻,非要去打个招呼,其实就是大拍马屁,伊丽莎白远远看着达西那不屑的眼神,感到十分难堪。
接下来,她家的三妹曼丽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唱了一首又一首歌,弹了一曲又一曲琴,完全没有意识到全场的人都在不耐烦。最可怕的还是她的妈妈,一个劲儿地跟人说着,希望吉英能尽快成为尼日斐花园的女主人,以后自己的每个女儿都能有一样的好姻缘。她说话的声音大到达西先生和彬格莱小姐都听到了,伊丽莎白似乎能听见他们发出的嘲笑声。
伊丽莎白觉得她的家人好像是提前约好了今晚到这儿来尽情出丑,而且可以说是从来没有那样起劲,从来没有那样成功。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大部分时候都在角落聊天,伊丽莎白觉得,谁都不能阻碍他们的幸福。她在心里祈祷这个难堪的夜晚快快结束。
那个夜晚,可以说是班纳特太太幸福的顶峰:她满心相信,顶多三四个月以后,吉英就会嫁到尼日斐花园,而伊丽莎白也一定会嫁给柯林斯先生。两个大女儿开了好头,剩下三个女儿也一定会结交到阔佬,这样,母女六个人的生计问题总算解决了。
她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一半:舞会的第二天早晨,柯林斯先生就向伊丽莎白求婚了。
然而,这却绝对不是她期待的幸福的开端,而是一连串噩梦的开始。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故事就说到这儿了。我想,大家脑子里一定有一大堆疑问:伊丽莎白会不会答应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呢?班纳特太太的美梦到底会不会实现?消失的韦翰去了哪里?他与达西先生的恩怨会如何了结?没有财产的班家五姐妹,到底能不能嫁到如意郎君呢?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浪博恩的乡绅班纳特一家,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女儿,个个出落得美丽动人。然而,这五个女孩却有个重大缺陷:依照法律,她们无权继承父亲的财产。因此,她们的美貌也好、聪慧也好,在婚姻的市场上统统打了折扣。聪明、倔强的二女儿伊丽莎白绝不愿意将自己嫁给一个储藏柜,她的面前站着英俊的韦翰先生和讨厌鬼达西先生,后者家财万贯,前者一贫如洗。伊丽莎白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夫婿吗?她的几个姐妹是否也能顺顺当当地嫁出去?
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国宝级作家,她的头像被印在了10英镑的纸币上。虽然她一辈子不过描写英国中产阶级的婚恋生活,却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她终身未嫁,逝世时仅为四十一岁。代表作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 喜欢跳舞是通往谈情说爱的第一步。
● 男女恋爱,大多免不了要借重于双方的感恩图报之心和虚荣自负之感,听其自然是很难成其好事的。
● 恋爱的开头都是随随便便——某人对某人发生点儿好感,本是极其自然的一回事;还没有对方的一丁点鼓励,自己就肯没有没脑地去钟情,这样的人简直太少了。因此,女人家十有八九,都是心里有一分爱表面上就露出两分。
● 你既然得跟这个人过一辈子,最好尽量少了解他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