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本书有什么看点?克服你对多动症的偏见
-
提起多动症,大家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是动来动去安静不下来?没错,这些都是多动症的典型症状。我们说的多动症,医学上叫做“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从1994年它被正式确认为精神病的一种之后,已经有超过600万的美国人被确诊,而我国的儿童多动症患病率在5%左右。可怕的是,在过去的10年里,被诊断为多动症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有这么多人患上多动症吗?
尽管多动症越来越常见,但是人们对这种病还是心存偏见,哪怕是一些很常见的多动症症状,没有严重到什么程度,也被人看做是不正常的,是需要治疗的。结果,医生们每年都要开出大量的多动症处方药。这些药物虽然是为了缓解症状,但它们有时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副作用,甚至能置人于死地。
然而多动症真的这么恐怖,恐怖到不得不去吃大量带有严重副作用的药物来治疗吗?事实上,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算真的患上了多动症,也可以把它带来的特质转化成优势,走向成功。这可不是我个人瞎掰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2015年7月上市的国外新书The ADHD Advantage,跟我们阐述的就是这个观点,书名我就直接把它翻译成《多动症的优势》好了。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为什么从现在开始,你我就应该摘掉对多动症的有色眼镜。有意思的是,这书里还讲了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你可能不相信,他们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还要谢谢自己的多动症!
相信听完这本书,你至少会明白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说健忘也可以是一种优势?为什么说多动症患者的抗压能力更好?为什么说,没有多动症就没有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
-
-
2.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病,还被过度诊断
-
现在,多动症似乎越来越常见而且后果很严重。谁要是被诊断为患有多动症,那就像是被下了一个诅咒,搞不好还会弄得家庭破裂。
然而,多动症其实并没有这么糟糕。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多动症已经被诊断过度了,也就是说,很多所谓的“患者”根本没病。当然,确实有人得了多动症,也应该好好治疗,但是被误诊的人数仍然多得惊人。有研究发现,仅在美国,就有多达110万的青少年被错误地诊断为多动症患者。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用于诊断多动症的标准非常混乱,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诊断方式也非常死板。比如说,在12种可能的多动症症状中,如果一个人表现出5种,那他就没有多动症,可是只要再多表现出1种症状,那他马上就会被诊断为多动症。这样教条的做法完全忽略了多动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多动症的表现是一个范围,因此对它的诊断标准也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范围,而不是一条绝对的分界线。
除此之外,多动症的症状本身就不合理,它们都是基于家长和医生的主观观察。在给孩子做评估的时候,可能会有“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或者“经常无法注意到细节”之类的描述,但这些都是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根据这些做出的诊断常常模糊不清。另外,还有一些症状根本就不应该出现。例如多动症的特征表现就是过度活跃,可是试问,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蹦蹦跳跳、跑来跑去呢?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就会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最后一个原因,研究多动症的专家实在是太少了。在美国,多动症专家只有大约8300个,而家庭医生的数量却在54000人左右。鲜明的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孩子出了问题一般会找家庭医生,然而他们在多动症领域的经验并不多,因此往往更容易误诊。
-
-
3.误开的多动症药物会严重危害年轻人的健康
-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么多孩子被误诊为多动症,他们吃下的药也给身心带来了伤害。在1994年到2010年间,错误地服用了多动症药物的人数增长到80万人之多。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医药公司的财务压力。针对多动症的相关药物研究往往由药厂自己承担,既然花了这么多钱搞研究,当然不能亏本了。因此,一些厂商的药是直接面向儿童,有一个生产商甚至还出版了漫画书来宣传和美化药物的作用。
可是即使好处再多,吃错药还是弊大于利。首先,多动症药物会让人上瘾,因此很容易被滥用。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叫理查德•费的24岁医学生,他就因为服用阿得拉慢慢上瘾了,到了后来居然自己去说服医生不断给他开药,增大剂量。结果,在用完最后一张处方的两个星期之后,他上吊自杀了。
另外,多动症药物还会产生其他的生理副作用。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发现,在7到10岁的儿童中,服用多动症药物的孩子,平均身高比其他孩子矮2公分,而平均体重也要轻2到7公斤。
你看,多动症药物害人不浅吧。可是有人就说了,吃药是治疗多动症的唯一办法。如果不用药,多动症儿童在学校里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也就没法获得适当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学习的方式不太一样,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尝试,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很优秀。
比如说,多动症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学得更好,因此缩短每节课的时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果这个想法难以实现,老师还也可以通过分配角色的方式让他们扮演“项目经理”,任务是每一段时间负责一组不同的同学,让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另外,事实证明,多动症患者经过锻炼后,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体育活动能让他们过度活跃的大脑平静下来,从而提高注意力。所以,在开始上课前安排20分钟的舞蹈课或者团队游戏会很有效果,老师也可以让有多动症的学生站着想东西,甚至干脆允许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由走动。
-
-
4.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多动症,发现它的优势
-
我们刚才说了几个提高多动症孩子学习效率的小方法,不过,要想更有效地控制多动症,关键是要换个角度去看待它。我们可以试着发现它的优势,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种病。
举个例子,既然多动症患者注意力很难集中,那就把它看成是具有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能力的表现。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很大,那么就当他们能同时进行好几项工作,而这种能力在商业和专业运动中是非常有用的,这个我们后面会详细说一说。
同样,不能保持注意力的特征,也可以被认为是横向思考的能力。多动症患者的大脑善于建立起其他人想不到的奇妙联系。这种思维的高度跳跃性和对环境变化的特殊应对方式,在许多创新领域都大有用途,比如摄影、即兴表演等等。
另外,多动症患者对细节的疏忽,也可以转化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当大多数人被太多的信息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多动症患者却没有这种困扰。他们的大脑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关键性决定,因此他们能够胜任高强度的工作,比如大厨等等。
最后,多动症还有一个症状是健忘,可是如果把它看成一种适应性的表现,那就很有优势了。多动症患者能够轻松地继续前进,保持昂扬的斗志迎接未来的挑战,而不是纠结过去的错误和悔恨。这种能够迅速从挫折中恢复过来的品质,使得他们更适合那些充满失败的道路,比如当企业家。
-
-
5.很多人正是因为多动症才走向成功
-
通过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多动症患者的一些独特优势。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优势真的又能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故事,看看多动症如何帮人们实现人生追求。
我们刚才说过,多动症患者适应能力强、富有创造力,还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他们常常凭直觉行动,而不花过多的时间来担心结果。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难以预测、机会稍纵即逝的生意场上,特别需要果断做决定的能力,因此多动症的这些特征可能非常有用。
比如说,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就把他多动症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和无所畏惧、不同寻常的决策方式,让他避开了很多可能的失败,不断向前,因此抓住了很多机遇,事业蒸蒸日上。从航空旅行到休闲娱乐到大众传媒,布兰森的业务范围拓展到各个领域,管理这么多的项目,他还是能从容不迫。
除了企业家以外,多动症对专业运动员来说也有它的好处。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飞鱼”菲尔普斯,还有橄榄球运动员泰瑞•布拉德肖和棒球运动员彼得•罗斯,都是患有多动症的优秀运动员。而多动症的一些特点让他们在竞技场上脱颖而出,这是怎么回事呢?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橄榄球联盟的四分卫,你的任务是要估计你的队伍到下一次进攻的距离,要估计得分,还要看着剩下的比赛时间,并且及时地鼓舞队友的士气。这么多的任务是不是听着都觉得晕呢?这时候多动症患者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就派上用场了。另外,多动症患者更能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这使得他们能在成百上千的现场观众面前表现得迅速、自信、无差错,这无疑又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所以说,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环境,多动症反而会帮助你走向成功。多动症患者确实拥有某些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你刚好认识多动症患者,不妨告诉他,不要觉得自卑哦,好好利用起多动症的优势,也能取得成功!
总之,多动症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常见,更不是给孩子乱开药的理由。不论是医生还是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努力找到一种更谨慎更准确的多动症诊断方式,同时更加关注多动症患者的需求,并发现他们的独特优势。
那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真的有多动症怎么办呢?他可能做作业都很吃力,其实家长不用觉得沮丧和失望,为什么不把它当作你和孩子两个人的一次挑战呢?可以试试一些新的方式,既能保持孩子的注意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比如说,可以让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或者听音乐,又或者把他们做作业的时间分割成15分钟一段。只要你坚持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那一种。如果是有多动症的大人,也同样可以尝试这些办法。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戴尔·阿彻,医生,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杰出会员,有25年的精神病诊治经验。他著有畅销书《比正常更好》(Better Than Normal)。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多动症作为一种心理障碍,患者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甚至会受到社会的歧视。难道多动症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多动症的优势》(The ADHD Advantage)用一种积极的角度来审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在很多时候可以转化优势。这本书不但介绍了多动症患者如何开发潜能、走向成功,同时揭示了人们对多动症的一些误解。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用于诊断多动症的标准非常混乱,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诊断方式也非常死板。
● 多动症患者的思维跳跃性很大,这就使得他们能够同时进行好几项工作。
● 不能保持注意力的特征也可以被认为是横向思考的能力,多动症患者的大脑可以建立起其他人想不到的奇妙联系。
● 多动症患者对细节的疏忽也可以转化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他们的大脑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对信息进行加工,并做出关键性决定。
● 多动症还有一个症状是健忘,可是如果把它看成一种适应性的表现,那就很有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