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本书让你发现愉悦感受背后的科学秘密
-
每个人都有点这样那样的小爱好,有的人喜欢玩游戏、刷朋友圈,一天不看浑身痒痒;有人喜欢斗地主、打麻将,赢了钱就非常开心;有人喜欢吃,什么巧克力、蛋糕、甜甜圈,咬一口就幸福感爆棚;有人喜欢做运动,跑步、健身、打球,还有人喜欢圈圈叉叉……当然了,也有些不走寻常路的,他会说:“我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事情能让我们特别愉快、特别兴奋,甚至是上瘾呢?为什么我们对另一些东西就完全没兴趣,一点儿都不感冒呢?秘密就藏在我们的脑袋里,在大脑中,有一系列非常精细的结构被称为“愉悦回路”,只要能激活这些部位,愉悦感就会随之而来,让人欲罢不能。
想知道这神奇的脑回路到底是什么吗?哪些东西又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呢?那就别错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愉悦回路》。
相信听完这本书,你会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香烟比海洛因更容易让人上瘾?
性和爱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从某种程度来说,跑步和抽大麻很像呢?
-
-
2.愉悦的体验可以激活前脑内侧束的愉悦回路
-
你平时喜欢用什么办法让自己快乐呢?是吃吃吃,买买买?还是喝点小酒,抽几口烟。我呢喜欢运动,运动让我里里外外全身舒畅。当然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虽然获得愉悦感的方式千千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激活前脑内侧束中的愉悦回路。也就是说,不管是性高潮、吃巧克力蛋糕还是吸海洛因,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都没什么差别。
人脑中负责产生愉悦感的区域有几个,而且互相连接。其中一个部位叫做“腹侧被盖区”,当我们经历一些愉快的事情时,这个区域的神经元就会释放多巴胺。一部分多巴胺会影响一个叫做“杏仁核”的区域,它是我们情绪的控制中心。同时,另一部分多巴胺会作用于“背侧纹状体”,这里负责习惯的形成。
杏仁核和背侧纹状体共同作用,就能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说,你有一次尝到了特别好吃的巧克力蛋糕,这不仅会给你带来愉悦感,还会让你还想再吃一块。我们想要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某种愉快的感觉,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习惯,甚至是开始上瘾。
你看,前脑内侧束的愉悦回路对我们的行为影响非常大,那么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极具争议性的实验。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杜兰大学的罗伯特•加尔布雷斯•希斯博士想要知道:如果让一个同性恋男子跟女人发生性行为,同时用电极人为刺激他大脑中的愉悦中心,那他是不是也能体验到快感呢?这个博士也够奇葩的有木有?
于是,希斯把电极植入到研究对象的大脑中,他声称,到了实验后期,同性恋男子的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可以在跟女性性交的过程中射精。他还说,在整个实验过程结束后,男子甚至跟一位有夫之妇维持了一段时间的性关系。
虽然实验的结果到今天仍然充满争议,实验的范围也很有限,但至少能说明,直接用电刺激大脑的愉悦回路能对人的短期的行为造成影响。
-
-
3.上瘾跟获得愉悦感的方式有关
-
我们已经知道,愉悦体验可以激活我们的愉悦回路。不过,不同的体验对愉悦回路的刺激方式不尽相同,有些东西带来的刺激更加强烈,也就更容易上瘾。
毒品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而且不同的毒品的上瘾程度也不一样。比如说,海洛因之所以比大麻更容易上瘾,是因为它对愉悦中心刺激性更强。像LSD这样的致幻剂压根不会刺激愉悦回路,自然也很难上瘾。
不过,影响成瘾性的还不止大脑这一种因素。举个例子,美国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尝试过吸烟的人80%都会变成烟民,而试过海洛因的只有35%的人会继续变成瘾君子。不是说海洛因非常容易上瘾吗,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海洛因不合法,但香烟随随便便都能买得到。所以说,一种东西容不容易上瘾,除了生理因素以外,还要看它是不是容易获得、周围人对它的看法如何,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等等。
还有一个原因跟制造愉悦感的方式有关。注射海洛因会给大脑的愉悦中心一剂超强的冲击波,而香烟给大脑的感觉呢,就像是石子投进水里之后泛起的一圈圈涟漪,强度没那么大,持续时间也更短。
换句话说,香烟产生愉悦感的方式是“少量多次”,大脑获得奖赏越频繁,就越容易上瘾。这就跟训练狗狗一样,如果同一个动作一天训练好几次,而且只要一做对,就马上给一点小奖励,这样的学习速度肯定要比每天只训练一次要快。一天之内你可以抽好多次香烟,吸毒者能一天多次反复注射么?
再一个,上瘾不仅会改变我们的行为,还会改变大脑的结构。有人在老鼠身上做过一个实验,每天给它们喂食可卡因溶液,28天后,人们发现老鼠愉悦回路中的神经网络变得更加紧密了。
-
-
4.脂肪和糖类也能激活愉悦回路
-
你是不是天天嚷嚷着要减肥,可是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特别想吃点甜的,忍不住吃个冰淇淋,喝杯奶茶什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吗?要怪还得怪我们的愉悦回路。尽管我们的大脑有一套系统专门来监督体重,不让我们吃太多,可再厉害的系统都抵不过食物中的糖和脂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我们先来看看大脑中的体重管理系统是怎么回事儿。说来你可能不信,人体其实可以自动控制体重,不用你去辛苦地节食。什么原理呢?大脑中的下丘脑会时刻从我们身体收集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我们的体重。如果我们长胖了,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就会增加。瘦素这个东西大家可能在好多减肥广告里都听过,它可以激活下丘脑中的神经元,抑制人的食欲,同时增加能量消耗。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吃饱之后就不会再吃了。既然身体可以自动调节,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大胖子呢?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出现了瘦素抗性,吃东西的时候虽然会让瘦素的分泌量增加,但却控制不了食欲,说白了就是吃东西不知道饱。
什么东西这么强大,能干扰瘦素调节系统呢?问题就出在多巴胺。我们之前说过,愉悦的体验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要说食物,这种愉悦感就来自糖和脂肪,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吃巧克力和披萨之类的东西了。
我们对愉悦感的追求有点贪得无厌,恨不得不断去刺激大脑的愉悦中心。结果,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就抓住了我们的把柄,就算一点都不饿,还是忍不住想吃。在多巴胺的召唤下,我们一块接一块地根本停不下来。就跟毒品上瘾一样,对食物的上瘾也会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不断上涨。
-
-
5.性和爱都会激活愉悦回路,但方式有所不同
-
想必大家都在影视作品里,甚至是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事儿:男人出轨被另一半发现,男人急忙解释说,我跟她只是睡睡而已,我真正爱的是你呀!你心里肯定想,这一定是在找借口!不过,这句话虽然不中听,但它的确是有些科学依据的,性和爱还真不是一回事。
恋爱和性爱都会激活愉悦回路,但激活的方式却不同。都说爱情会让人冲昏头脑,这背后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爱意会关闭大脑的判断和社会认知中心,说白了就是让人失去判断力。这就印证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一旦爱上了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好。假如你闺蜜说自己新男友是个帅哥,带来跟你一起吃饭,你一瞅,天,长这么丑?但你千万别怪闺蜜没眼光,说不定人家是陷入爱情了。
这可不是我胡说八道,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露西•布朗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分别给情侣看另一半的照片和一些熟人的照片,然后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发现,只有在看见爱人照片的时候,大脑中的某些区域才会出现兴奋。
关于爱我们就先说这么多,接下来聊一聊性。性高潮对愉悦回路的作用方式完全不同。性高潮是一个感官和情绪上的多重体验,因此,它不是通过单一的频道影响大脑,换句话说,少了愉悦感,人一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性高潮。
比如说,实验发现电极刺激也能引发性高潮,这样的高潮虽然有着典型的生理表现,包括心跳加速和肌肉收缩,但却不会激活大脑的愉悦中心。这种高潮可能会出现在强奸受害者身上或者是癫痫发作过程中。
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性高潮都是非常愉悦的体验。原因你可能猜到了,没错,又是多巴胺。达到性高潮的时候,大脑会释放一大波多巴胺,让你欲仙欲死。荷兰性学家格特•浩斯特戈对正处于性高潮中的男女进行脑部扫描,发现愉悦回路异常兴奋。
好了,既然性和爱都能带来愉悦感,那把它们俩结合在一起,岂不更爽?
-
-
6.赌博也会刺激愉悦回路,让人欲罢不能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输钱可能比割肉还让人心疼,可为什么偏偏有人喜欢赌博呢?即使输得倾家荡产还要继续借钱去赌。在他们看来,输钱虽然难受,可赢钱带来的兴奋更值得啊。说到底,这背后的控制权还是在愉悦回路的手上。
我们已经说过为什么毒品和美食会让人上瘾,那么像赌博这样的消遣娱乐也会让人停不下来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叫“上瘾”
上瘾是指人持续地、控制不住地重复某个行为,就算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不良后果,仍然没法停下来。对一样东西上瘾越深,依赖性就越强,也越难满足。到了后来,重复行为不再是为了追求快感,而是一种欲望。即使成功戒掉,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也很有可能旧瘾复发。
因此,上瘾的核心在于愉悦回路的激活和改变。不管是赌博也好,还是沉迷电子游戏也罢,都满足上面的定义,都可以归为上瘾。
那人为什么会赌博呢?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都有影响。首先,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享受未知带来的乐趣,这一点跟我们的灵长类近亲很相似。就拿剑桥大学的沃夫蓝.舒兹教授在猴子身上做的一个实验来说,他用不同颜色的灯来训练猴子:如果看到绿灯亮,猴子就知道能吃到美味的糖浆;如果看到红灯亮,猴子就知道没东西吃;如果看到蓝灯亮,猴子就知道,在接下来的两秒钟内,它们有50%的机会能吃到糖浆。
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每次蓝灯一闪,猴子们在等着看到底有没有糖浆吃的时候,脑袋里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那么是什么刺激了大脑的愉悦中心呢?就是未知的结果。有过赌博经历的人都知道,把骰子掷出去以后,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是不是非常兴奋呢?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嗜赌成性跟后天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要是家里人都爱赌,你可能也会耳濡目染。比如说,赌徒比尔•李在回忆录《注定失败》中,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被父亲当成“幸运符”,到哪儿赌博都会带上。他爷爷更离谱,为了还赌债,甚至把全家人都卖给了别人家。
-
-
7.健康的生活和良好的行为同样可以激活愉悦回路
-
说了这么多,好像能激活愉悦回路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啊?什么毒品、香烟、垃圾食品还有赌博,难道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快乐吗?当然不是,其实有不少健康的行为同样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愉悦感。
大家都知道坚持锻炼的好处,比如保持好心情、强化心血管系统等等,不过还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呢?其中之一就是“跑者高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儿,这种现象是说跑者和其他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感到快乐,即使已经累到想吐,但还是觉得很嗨。
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身体上的疼痛会让大脑分泌一种叫做“类鸦片活性肽”的物质,进而导致血液中内源性大麻素的含量升高,顾名思义,这种分子跟大麻有类似的效果。
与此同时,疼痛的刺激也会让大脑释放多巴胺,带来愉悦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同时体验疼痛和愉悦,“痛并快乐着”这句话估计就是这么来的吧?比如说,女人在生孩子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还有那些喜欢SM、捆绑等等性虐待的人,也会有类似的体验。
另外,做慈善也会触发愉悦回路。至于具体原因呢,可以是单纯因为乐于助人带来的满足感,也可以是体现个人独立性的选择。还有,做慈善还能巩固社会地位,你看,人一成名,赚了大钱,都会去捐钱、成立基金、盖学校等等。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威廉•哈勃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交税和捐款能激活人们大脑的愉悦中心,效果跟收钱的时候一样一样的。
最后,抱着单纯学习的目的去了解知识的时候,我们的愉悦回路也能被激活。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的两位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跟我们人类一样,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猴子会想知道有关未来奖励的信息,比如它是什么形状,虽然这么做并不会提高它们获得奖励的几率。
好了,现在要是再问大家,吸毒、赌博和吃披萨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相信你应该很清楚答案了。很多能带来愉悦感受的行为都能改造我们的大脑,带来上瘾的危险,不过别担心,想要体验愉悦并不一定要牺牲身心健康,像做运动、做慈善甚至是看书学习都能让我们感受快乐。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戒烟、戒酒、戒毒、戒赌这么难?为什么有些人抵抗不了性的诱惑?为什么慈善也上瘾,运动会叫人欲罢不能?秘密就在大脑中的愉悦回路。
《愉悦回路》带你走进我们脑袋里的快感中心,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科学地解读善与恶,让你了解上瘾背后的生理机制,人类如何从日常的饮食、学习和娱乐中寻求快乐,以及如何利用愉悦回路重塑人生。
作者叫大卫·林登是美国著名神经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神经生理学杂志》总编,畅销书《进化的大脑》作者。他用通俗易懂地方式,把看似高深的神经科学用通俗有趣地方式呈现给大众。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虽然获得愉悦感的方式千千万,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会激活前脑内侧束中的愉悦回路。
● 一种东西容不容易上瘾,除了生理因素以外,还要看它是不是容易获得、周围人对它的看法如何,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等等。
● 恋爱和性爱都会激活愉悦回路,但激活的方式却不同。
● 上瘾是指人持续地、控制不住地重复某个行为,就算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不良后果,仍然没法停下来,上瘾的核心在于愉悦回路的激活和改变。
● 想要体验愉悦并不一定要牺牲身心健康,像做运动、做慈善甚至是看书学习都能让我们感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