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本书有什么看点?
-
跟随作者的脚步,你将步入一个雨的奇幻世界。
“每个生命,都会淋点雨/我的生命,却大雨滂沱。”这是美国“爵士第一夫人”艾拉·菲兹杰拉的歌曲选段,歌词生动地表现了人和雨之间的矛盾关系。
你和我都离不开雨——地球上的一切水源也都来自雨——但我们总在试图躲避它。我们总祈求上天:赐一些雨吧,但同时,又不希望得到太多。因为太多雨水会让我们心情烦闷,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带来江河泛滥、洪水肆虐,庄稼尽毁的后果。
今天要讲的这本《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将带你探索雨的本质和文化,以及人和雨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人类对雨才会有着各种复杂的感情。读完这篇文章,你将了解到为什么雨会带来大饥荒和政治迫害;为什么骗子能通过及时雨大捞一笔;以及为什么会有彩色雨,甚至青蛙雨和鱼雨等等这些稀奇古怪的知识。
-
-
2.雨既能赋予生命,也能毁灭生命
-
如果没有水,我们会在哪里?好吧,其实我们根本无处可去!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那生命就根本没法延续了。所以,是水让我们今天的世界保持着生机。这也就难怪,在古时候人类总会祈求上天降雨。美国印第安人曾经创造过一种求雨舞,先知穆罕默德也做过祈雨的祷告。在做祷告的时候,他会先把双臂向天空张开,再把外套的内侧外翻。而信仰犹太教的人们,都会在庆祝丰收的“住棚节”庆祝活动的第八天,举行求神灵降雨的仪式。2011年,长达3个月的干旱以后,德克萨斯州一位基督教主管宣布,4月22日至24日这3天为正式求雨日。
从古到今,雨水不足的问题一直威胁着世界上各个国家和部落。但是,雨水太多毫无疑问也会带来灾难!雨量太多会滋生霉菌、腐烂和蚊虫,而这些又都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倾盆大雨甚至能冲走庄稼,造成大范围的饥荒。
1315年至1322年间的欧洲大饥荒,就是雨水过剩导致的。这场大雨从春季就不曾间断,人们根本无法播种荞麦、大麦和小麦。而夏季的大雨导致庄稼不能成熟,这也就意味着秋天人们将颗粒无收。这几场大雨不仅让300多万人活活饿死,更是引发了一场针对女巫的残酷迫害。人们怪罪这些女巫,认为是她们带来了冰雹和暴风雨。这样看来,无论是作为生命之源,还是死亡之手,雨都拥有着绝对强大的力量!
-
-
3.早在人类历史初期,雨伞和天气预报员就存在了
-
如今,我们有天气卫星,可以准确预测降雨时间。下雨的时候,我们又有防水雨衣能让身体保持干爽。当然了,要想在几百年前像这样预测降雨和避雨,那可是难上加难!但是,天气预报也不是什么新发明。根据历史记录,最早对雨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古希腊人。
亚里士多德在《天象论》中,把雨形容为受太阳驱使的循环内的元素之一,这个循环决定了大气、陆地和海洋的运动。如今,科学家们都把太阳、海洋、风和陆地作为天气的主要成因,这和亚里士多德当初的分析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到了公元4世纪,世界各地的文明社会都意识到,对降雨了解得越多,就预测得越准。在印度,人们往往用碗来测量降雨;在巴勒斯坦,人们则对降雨数据作出了书面记录,而这种记录习惯已经被延续了近400年。
直到19世纪,首个全国气象网络才在北美发展起来。当地上千名气象观察员可以通过电话沟通,然后把他们的发现整理上报。我们避雨的方式也是说来话长。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避雨方式。比如说,我们能在各种文化中找到有关直杆伞的记录。
在土耳其的戈登古城,人们从一座8世纪的坟墓里发现了一把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雨伞。埃及人也发明了自己的雨伞。而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亚述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造出了折叠伞。但是,这些伞的材质都不防水。防水材料是直到18世纪才出现的,这还得感谢苏格兰化学家查尔斯·马金托什,马金托什伞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要不是他的这项发明,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戈尔特斯面料这种材质。这是一种轻、薄而且坚固耐用的薄膜,它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被誉为“世纪之布”,至今仍然深受大众喜爱。
-
-
4.为了求雨,人们不惜相信各种江湖骗子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州和堪萨斯州的荒芜地区,天气变得非常古怪。当时,这些地区的降雨量增加,青草茂盛,土地变得肥沃起来。于是,美国的农场主们纷纷前往西部开荒。凑巧地是,这些农场主人到哪儿,雨就跟到哪儿。似乎越远的地方,自然条件就越好。所以,人们当时把这种雨形容为“跟着锄头跑”,这些雄心勃勃的农场主们对此欣喜若狂,只可惜好景不长。
因为和正常的天气状况相比,这种神奇的雨是一种怪异的特殊现象。不久以后,土地就开始干旱了。农场主们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这地方早就没有了一滴雨,只留下一片等待开垦的广袤土地。但人到绝境,总会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于是这些农场主开始寻找所谓的唤雨巫师。
当然了,这些唤雨巫师不过是些江湖骗子,但前来求助的人却深信,他们能召唤一场倾盆大雨。19世纪九十年代,有个领头的唤雨巫师名叫弗兰克·墨尔本,也被人称作“唤雨精灵”。1891年,墨尔本在俄亥俄州的坎顿市举行了首次求雨游行,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随后,他便开始放肆敛财。据说,付给他500美元,他就能在方圆几百英里之内求到一场“好雨”。
尽管他的求雨方法让人捉摸不透,还会用到根本没有动静的曲轴和烟雾,但他仍然骗取了农场们的信任,让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通常,在他求雨的那几天也确实下过雨。但这些下雨的日子其实和天气预报显示的并没什么两样。
-
-
5.雨是艺术家门源源不断的灵感之源
-
世界哪个国家最盛产作家呢?哪个城市的云层覆盖率和降雨几率最高呢?答案就是冰岛和它的首都雷克雅未克。那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没有联系,那是不可能滴!对于流行音乐家、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而言,雨是最普遍的灵感源泉。举个例子,英国史密斯乐队的主唱莫瑞西,就是在多雨的曼切斯特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光。莫瑞西曾说,“青少年时期这段忧郁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日子。”听到这话,谁还会说阴沉的天气和他的音乐创作无关呢?
另外,还有无数诗人和作家也在从雨中寻找灵感。其中,含有“雨”字的诗歌越来越来,这也说明雨能带来灵感力量。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也发现自己能从潮湿天气中获得灵感。他曾经说道,“如果你看我这些年的电影,你会发现没有哪一部的场景是阳光明媚的......我钟爱和雨相关的想法。只是单纯地觉得它很美而已。”
艾伦说得对,雨很美,也能给人安慰。雨也是很多零售商充分运用的元素,他们销售的清洁用品和美容产品也都印上了雨的图案。这些商品从清新雨牌洗衣粉、洗涤剂到新雨牌织物柔软剂,再到雨洁净牌洁厕剂、午夜雨牌芳香泡沫剂。可见,雨具有放松身心、清新提神的功效,这也正好和我们的家务琐事和料理工作完美搭配!
-
-
6.青蛙雨和有色雨并不是什么气象学神话
-
1954年6月12日,西尔维娅·默德经历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当她穿过伯明翰北部的一个公园时,被一场暴风雨困住。但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暴风雨。只见天上噼里啪啦掉下来上万只青蛙。这难道是什么气象神话吗?让我们来翻阅一下历史证据。
在人类历史上,青蛙雨、蟾蜍雨和鱼雨都是有记载的。从古希腊文学到中世纪编年史,再到1794年法澳两军的交战记录,人们一次次因为这些奇怪的雨而感到困惑。1960年3月,在法国南部的土伦,外面下着雨,雨里还夹杂着无数只青蛙。后来才知道,这场青蛙雨是因为狂风把池塘里的水和青蛙一起卷上了天,飘到土伦地区上空才落下来的。
在过去,人们总觉得青蛙雨并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在西方,《圣经》里说青蛙灾是十大灾难之一,而且是排在第二位的呢。这十种灾难是用来惩罚埃及人的,让青蛙爬的满埃及都是。埃及人原来是以青蛙作为女神的标志,她是掌管生育的神明,所以埃及人还不敢杀掉这些青蛙。
如今,气象学表明,龙卷风和海卷风都能将含有鱼,或其他两栖动物的水卷到陆地上,然后这些动物们再和雨一起落到地面上。这就是所谓的“动物雨”的真相了。除了青蛙雨,人们还见过其他怪异的暴风雨。例如,红色暴风雨也是记录在案的。我们可以用卫星图像来解释这种红雨。图像显示,这其实是撒哈拉的红色尘土被卷到了数千英哩外,一路上还跨越了大西洋,才抵达陆地。
比红雨还奇葩的估计就是黑雨了。19世纪,不列颠群岛就下过黑雨。实际上,这是由于数百座英国工厂向大气排放废气,这些废气汇聚到雨中,最后又降落回地球!
好啦,这就是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雨的故事和知识。人类从一开始就依赖着雨,也可以说,雨也是生命之源。每个文明的主要活动都包括观察雨、测量雨、祈求雨和预测雨,而那些怪异的风暴和毁灭性的天气也一直在警醒着人类:要时刻保持对环境的敬畏,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本书作者辛西娅·巴内特是一名环保记者,曾报道了苏瓦尼河至新加坡的水况。她还出版了其他作品,其中《海市蜃楼》为她摘夺了佛罗里达图书奖的非小说类金奖;另一本《蓝色革命》也荣登《波士顿环球报》2011年度排名前十的科学类书籍。
本书一书讲述了地球上最有价值、最具摧毁力、也最启发灵感的自然力量之一——雨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远古的祈雨文化,谈到了不同时期的天气预测,为你一一揭开雨雾背后的科学之谜。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雨是自然的基本元素,她神秘、珍贵、也是毁灭性的。
● 她游走在无数诗歌和画作中;她是天气预报的头等内容,更是一切水域的源头。
● 无论是作为生命之源,还是死亡之手,雨——都拥有着绝对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