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贞节牌坊打哪来?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雪坤!咱们路上读书经常给听众朋友们讲心理学啦科学啦管理学方面的书,你是不是想找本小说看看了?嘿嘿,为了满足你的小愿望,今天咱们就来聊本小说吧!这本书叫《南方有令秧》,是美女作家笛安的首部古代背景的言情小说,有爱情、有友情、有亲情,还有很多烧脑环节,结局也是出乎常人意料,相信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在正式介绍之前啊,咱们先说点别的。如果你喜欢看电视剧,肯定会在一些古装剧里看到那么几个女子,她们青年丧夫却守身如玉誓不改嫁,有的一直守寡到死,有的则在半道上为了捍卫自己的清白选择自尽——虽然听起来很感人啊,不过她们这么做,真的全都是因为对自己死去的丈夫一往情深吗?嗯,答案你也是知道的,很多少妇都是为了得一块“贞节牌坊”才守一辈子寡,才不是因为爱情呢。
那么你是不是要问了,“贞节牌坊”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贞节牌坊啊,是古时候为了表彰一些节妇烈女纯洁高尚的品德而建造的牌坊建筑。说起来,第一块贞节牌坊还是秦始皇为一个叫“清”的寡妇立的。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亲娘赵姬声名狼藉,所以他对天下的女子都有些排斥,觉得她们肯定跟自己母亲一样,不是啥好东西。所以当他听说有这么个为亡夫守身的节妇时,不得不由衷惊叹:“什么?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贞烈的女子!”于是非常认真地为她建了一座牌坊来表示他的敬意。天子一开了这个先例,百姓们就开始效仿啦,这就是贞节牌坊的来历啦。
现在你知道贞节牌坊是什么了,但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是一座建筑而已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怎么就能让这么多妇女趋之若鹜,宁愿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也要得到它呢?
在这本书的年代里呢,如果了一个族里出一个烈妇,朝廷给她立了一块牌坊,那么整个族里的徭役都会跟着减免,你想一想啊,在古时候那个男人至上的环境里,一个女人因为自己的牌坊而让无数男人跟着受益,好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对不对?而且啊,也有很多家族的长辈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逼迫族里的寡妇们尽节守寡,求得一块贞节牌坊,根本就不顾及她们的想法。
而咱们的女主角令秧呢,也是为了这么一块贞节牌坊,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最后连自残的招数都使出来了——别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寡妇物语,令秧和同时代的其他寡妇才不一样呢!嘿嘿,欲知详情,且听我慢慢道来。
-
-
2.故事一开始就老牛吃嫩草?!
-
这是个万历年间的故事,女主角令秧是徽州商户人家的姑娘,而故事开始没多久,令秧就被许给了休宁的唐家做他们老爷唐简的小妾。不过令秧的命可真算是好的,这门婚事说了没两个月,唐家的夫人就因病殁了。因为原配殁了,这唐老爷也就不好纳妾,于是令秧就有些莫名其妙地从小妾向上一跃变成了填房夫人。这填房夫人呢,就是咱们常说的续弦。一般咱们一听到哪个男子要续弦,可能都会想,“啊呀,这人年龄肯定不会小了”——是的,这里的唐老爷比令秧可大上了几轮,甚至连他的独子都比令秧要大上一岁!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不舒服?这不是传说中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嘛!难道笛安写了一本明朝的《洛丽塔》?哎,别着急嘛,这唐简老爷虽是老了,但在令秧父亲的眼中,甚至在令秧本人眼中,他都是个一等一的婚嫁对象!
-
-
3.所以唐老爷到底好在哪呢?
-
你问我凭啥他一个老头子都能是一等一的结婚对象?哼哼,那就听好咯!
这休宁唐家啊,是徽州数一数二的富户,而唐老爷呢,就更是不得了了:他曾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而且长得也好看,脾性好。所以啊,除了比令秧大那么些岁数外,他可真的是一表人才,佳婿难觅——而且这么好的一个人,是要把令秧当做正经夫人给迎进门的!对于令秧一家来说,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所以啊,当别人还在为如何为女儿觅得好夫家而惆怅不已的时候,我们的令秧已经可以搬去绣楼,翘着小脑袋等着以后当夫人了。
有些盼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看了三年绣楼外的日落后,十六岁的令秧迎来了自己生命里第一个重要的男人。
-
-
4.小小年纪当夫人的感觉居然很好
-
现在令秧已经嫁出去了,那么你揪心的大概不是这对老夫少妻的年龄差距,而该是小姑娘在婚后有没有受欺负吧?放心放心,她在唐府的日子过得可好啦。她的夫君唐简真的是个温柔和善的人,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子来对待,不拿任何教条礼仪来约束她。这就让令秧一点也不像个正经的的夫人,她经常在府里乱逛玩耍,还天真无邪地让唐简把一个和他有些情谊的丫鬟云巧收了当侧室,你看看,这些事哪里是贵妇做得出来的?
唐府的其他人也都对令秧颇有好感,同样因为她的懵懂稚嫩。这些人除了管家、厨子、大小仆役外,还包括老爷另一个妾。这个聪慧果敢的女人叫蕙娘,简直可以说是唐府的王熙凤。她有一个远房的表哥叫谢舜珲,在唐府给唐少爷补习功课。这里我先剧透一下啊,这个性格乖张、才高八斗的男人可以说是令秧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他的话,这本小说可就成不了呢。
令秧的情况说到这里,你会不会问:“怎么没听到令秧的婆婆对她什么态度呢?”对呀,从古到今的媳妇们可能最怕的就是一个难缠的婆婆了吧?不过命运之神还真是眷顾令秧,她的婆婆早在她嫁进来之前就已经疯了,被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难得出来一趟,自然不会为难到这个小媳妇。
-
-
5.你永远不知道幸福会在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走
-
如果要在这本书里总结出什么人生哲理来的话,那么这肯定就是第一条了。
婚后的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令秧接受着大家的爱意和敬意,好好享受在唐府自由自在的生活,然后也许会生一个小宝宝,相夫教子,这样的令秧简直可以说是万历年间最幸福的小媳妇,连那位传说中最幸福的卢家莫愁都要羡慕她呢!
但是一切都结束在令秧嫁到唐府后的第一个元宵节。
因为唐简死了。
你可能会觉得内心崩溃:“怎么好好一个老爷说死就死了呢?”
我只能告诉你,唐简的死和那位疯疯癫癫的老夫人有关系,而这位老夫人疯的原因呢,又和唐简脱不了干系——啊,这里可有一个大故事,里面的人物关系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要想彻底弄清楚其中原委,还是得你自己动手,找出这本书好好读一读啦。总之我们可怜的令秧走上了年轻守寡的道路。
-
-
6.上为红盐下为卤,一杯可使人千古
-
这句诗的意思大概是:“世间的小寡妇啊我同你们讲,如果你们面前有杯毒酒,那就快快喝了去找丈夫吧,喝下去你们就名垂千古啦!”
啊呀,听了这句话你可别拿起板砖来拍我呀,这种荼毒妇女的话才不是我讲的呢!这是清代有人为一位殉夫而死的夫人写的挽诗的最后一句,那时候人们对于女子在贞洁方面的要求严苛得近乎无理取闹。
其实早在宋朝,男人们就在朱熹老头子的带领下,开始严格要求妇女的言行,一旦有什么不对,分分钟把你骂成淫妇然后愉快地休掉你重新娶别人——而悲剧的是你还不能改嫁,否则你一家子人都会被看不起。这种“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必须从一而终”的观念随着时间推移朝代更替,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变本加厉,到了令秧这个年代,已经变成了“丈夫死了的话,妻子最好是和他一起死啦,要么就守一辈子寡,不然这女的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唉,想想宋朝以前有多少弃妇寡妇再嫁的例子,别的不说,就说汉武帝的娘亲孝景皇后,不但嫁给皇帝的时候已经是二婚,而且还和前夫有一个女儿呢!只能说时代变了啊!
讲了这么多,现在咱们该回到这个故事啦。唐简已经死了,令秧即将面临的会是什么呢?想必你现在已经心中隐隐感觉到了吧。
-
-
7.他们竟然像求雨一样希望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孩去死!
-
唐氏是个大家族,在唐简之上还有很多长辈。如今他死了,族里长老们却不管死人啥时候入土,而非常关注他留下的寡妇令秧——毕竟唐家要是因此得了一块贞节牌坊,那么一族的男子以后可就都发迹啦!
不过族里的老人们觉得,令秧这么小,绝对不可能老老实实为唐简守寡,所以他们居然很一致地求她去死。毕竟在他们看来,一个十六岁的小寡妇就这么追随亡夫而死,朝廷肯定会很感动,于是贞节牌坊很快就能到手啦!
可是要让别人自己去死才没有那么容易呢!于是长老们决定给她洗脑。唐简还尸骨未寒,他们就把令秧叫到祠堂去,跪着听族里一个叫唐璞的男子高声朗读当朝节妇的故事。这些故事无非是谁谁谁追随亡夫上吊啦、服毒啦、投井啦、自残啦,总之全都死掉啦,朝廷很感动,牌坊下来啦,族里的男子们乐开了花:“耶!从此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官运啦!”
念了这么一整天,心力交瘁、形单影只的令秧就把心一横,第二天早上禀告各位长老,说她自己愿意去死。长老们表示很激动:“好呀好呀!哎呀令秧你这孩子真是懂事,我们这就把你送回你府里,你回去之后就赶紧去死吧么么哒!”
听起来你情我愿的多和谐啊,于是令秧只要回去开开心心地把脖子往绳圈里一伸,一切就“万事大吉”啦!
-
-
8.救了令秧一命的孩子
-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肯定是明明白白的:令秧当然没有死。
呐,事情是这样的:令秧在长老们开开心心地答应让她回家去死后,因为体力透支而昏过去了,这时候守在一旁的一个门婆子赶紧上去给她把脉,然后一脸惊讶地告诉长老们,令秧怀孕了。
诶?长老们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这令秧要是怀孕了,那可就不能让她去死了,害人家孩子的事情做了可是要遭天谴的啊!但是长老们可不是傻子,你说怀孕就怀孕啦?我们可得请个大夫看看!不过结果还是让长老们失望了,唐家非常信任的罗大夫老老实实告诉他们,令秧的确是怀了孩子,两个月了——这么算来当然是老爷的孩子。
你大约要感叹:我的天啊,这个令秧的主角光环也太逆天了吧?嫁得好、婆婆管不着、现在她被逼殉夫却又被检查出有了孩子所以不用死了?这世上真的会有这么巧的事?
好吧,其实没有那么巧,令秧并没有怀上孩子,这一切都是蕙娘、云巧和门婆子一起策划导演的一出好戏。可是后来令秧真的怀上了一个女孩,而且这个孩子提前出生正好对上了蕙娘她们谎报的时间,所以外人都相信,这是唐简的遗腹子。
-
-
9.和令秧的一生密不可分的男人
-
嗯?你问我这个男人是谁?还记得我之前说了,蕙娘有一个远房的表哥叫谢舜珲吗?这个男人是令秧这辈子最重要的人。
我知道你肯定会不屑一顾:“那个时候男人们不都是要博得个功名吗?好好地掺和进女人的事里去做什么?”诶,你还别说,这个谢舜珲别的都好,就是怪在这里:明明才高八斗,认识许多在朝为官的朋友,在圈子里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却不慕功利,清心寡欲的。可是就这么个啥都不图的人啊,却心甘情愿和令秧结成命运共同体,两人一起筹谋了十几年,争取早日得到那块贞节牌坊——你觉得是为什么呢?爱情吗?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令秧这一生似乎就没有表露过自己对任何一个男子的爱意。当初嫁给唐简的时候,这个娃娃还来不及知道什么是爱,那个她该爱的男人就死了。而后她有了孩子,可是她对孩子父亲也是冷得像冰。你没听错,孩子父亲并不是谢舜珲。至于那个和她相知相伴的谢舜珲,两人的言谈举止没有任何地方能流露出男女之间的爱意来,何况谢舜珲似乎有龙阳之好的嫌疑。而在谢舜珲看来,他之所以对令秧如此在意,也许是因为她一直都是个无情之人。
总之,先别急着下定论,咱们先来看看这十几年来,他俩共同经过了什么大风大浪。
-
-
10.这些年他为她做过的那些事
-
自从令秧生了孩子之后,坊间都知道了唐府有这么一个年纪小小的夫人带着遗腹子为老爷守寡,于是谢舜珲主动和唐氏的长老们套近乎,为令秧争取了一个开百孀宴的机会,让她的知名度能更高。这个百孀宴呢,顾名思义就是一群寡妇聚在一起吃饭,你也别羡慕,想一想啊,一群寡妇哭哭啼啼惺惺相惜的,哪还有胃口吃饭呢?
我们知道,令秧女儿的身世是个秘密,然而秘密不可能永远都是秘密。因为一些人的小动作,渐渐地开始有闲言碎语出现,最后已经传得人人皆知了。唐府的女婿有一天因为小事吵起来了,推了令秧一把,指着她的鼻子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正式把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摆到台面上来。这一回闹得令秧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可是谢舜珲急中生智,想到了一条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把被女婿碰到的手砍掉。别惊讶,连大清官海瑞都会因为女儿从男仆手里接过食物而逼迫她绝食而死,明代人对于这种极端的行为早已经见怪不怪。令秧也很淡定,因为完全信任谢舜珲,就真的把手砍了。
砍了手,换回了清名,谢舜珲便委托朋友以令秧砍手这件事为原型写了一折戏。这出戏很快就从休宁传到了京城,非常受欢迎。最后谢舜珲又找到了一个在皇上身边算是说得上话的人物,牵线搭桥之下,终于让皇上知道了,这休宁唐家,有一个叫令秧的寡妇,贞洁举世无双。
-
-
11.人生最难过的是情关
-
在谢舜珲的鼎力相助下,贞节牌坊终于在令秧三十一岁的时候来了。
然而到最后她并没有亲眼见到她那块贞节牌坊的落成。
我知道你现在肯定要问:“牌坊到手了,令秧怎么没亲眼见到呢?”
因为她自杀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她恋爱了,爱得颇深,最后还怀孕了。来,你猜一猜孩子他爹是谁?
哈哈,这人叫唐璞——是不是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了?他是当年令秧跪在长老面前的时候,给她念那些烈女事迹的人。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在一起了,而且干柴烈火烧得噌噌的。
你可能又要问了,既然找到了爱人,又成功地拿到了贞节牌坊,最后令秧为什么还要死呢?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会质疑她的贞洁了,她大可以藏着掖着把孩子生下来,继续和情人长相厮守啊!现在令秧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纯天真的十六岁孩子了,她已经是一个无情、怪异的女子。就像谢舜珲说的,令秧在他眼里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无情。然而现在她最终动了情,这就好像反而终结了她原本的生命。
-
-
12.尾声:她成功地玩弄了所有人,包括她自己
-
故事结束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稍微总结一下吧。
令秧的这一生可谓传奇。
她早早嫁人,又早早丧夫;她为了贞节牌坊费尽心力,可她的所作所为却又绝对配不上贞节牌坊;她受男人们的压迫,却又靠着男人和男人们周旋,成功地愚弄了他们;她用她的牌坊庇佑了族中男子的仕途,而这牌坊背后的种种事情都让他们觉得羞辱;她无情了一辈子,甚至对于自己的女儿也冷冰冰的,在动了情甚至有了孩子之后又毫不留恋地选择自尽;在那块她苦苦追求的贞节牌坊落成之时,她成功地用自己的死亡让那些本该欢庆的人们为她伤悲。她用这一生将所有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也包括了她自己。
当然,在这本书十几年的跨度里,还有很多的故事我没介绍,它们都静静地躺在书里等着你去看呢,可别让它们失望哦!
建议进一步阅读:
《莲花》
简介:生病静待死亡的年轻女子、厌倦追名逐利的中年男子、被世界遗忘的另一个女子,三个人物,各有独特的性格,隐藏创伤的阴影。热闹而孤独的故事,漫长而短暂的旅途,书中既有细节敏感的文字描写,又有对人性的深入反映和探索,表达了中国当前城市人群的情感和内心,以及他们所困惑的对于爱,信仰和生命本质的追寻和探询。
作者:安妮宝贝,原名励婕,自由作家。98年开始发表小说,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健的网络文学作者。因作品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题材多围绕宿命,自由,漂泊等命题思考,创作工业化大城市中游离者的生活,他们在爱和幻觉中的决然出行,及对自我的追寻。
-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笛安,《文艺风赏》杂志主编,著名作家李锐和蒋韵之女,新生代畅销新锐,最被主流接受和推崇的80后作家,纯文学的代表人物。
《南方有令秧》将一个真实背景下的虚构故事娓娓道来:天真无邪的小家碧玉在周遭人的帮衬甚至胁迫下,一步步走上一条早已被世人扭曲的节妇不归路。作者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柔婉文笔,用丝丝入扣的细节和古味十足的对话,为我们描绘一幅万历年间清丽却阴暗的画卷。本书尚未上市时便已被收录在殿堂级文学杂志《收获》长篇专号中,语言典雅大气,情节跌宕起伏,是当代青春文学中难得的佳作。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 她第一次认真地想,或许他们这么快就要告别了。她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遇上他,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不知道何时会失去他,才显得公平。
● 戏台上的故事浸泡在晚霞里,就好像被落日不小心遗留在人间的。既然遗落在人间,便由人间众人随意把玩。这些看戏的人,所有的人都不计前嫌,所有人都同仇敌忾,所有人都同病相怜。只是,没有人会真的跟这出戏相依为命。
● 最后那个风雪之夜,文绣明明不可能知道门外站着的,是亡夫的魂魄,可她究竟为何要开门呢?
● 这么多年,他终于明白,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如此看中她——过去的总结都是不准确的,并不是因为她天真,不是因为她聪明而不自知,不是因为她到了绝处也想着要逢生……真正的答案不过是,因为她无情。她身上所有让他赞赏的东西都是从这“无情”滋生出来的。可是现在一切都过去了,那个叫唐璞的男人终结了她,她从此刻起才真正堕入人世间的泥淖之中,满身污泥的挣扎此刻让她更加美丽。而他,只能在一旁看着。